800小说网 wuduxsw.com,陈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危险
这也许是我长期以来的偏见:在一个前不着生、后不靠死的“中间地带”尤其是在我这样的实际上仍属于“学习写作”的阶段,要一个写作者自己站出来言说自己的写作,以及与自己写作相关的生活,是艰难和危险的。我不知道,一个写作者,他什么时候、几岁开始写作,已经写了多少年“业余写作”还是“专业写作”已经写了多少字,已经发表了多少字,出版了多少本书,以及它们总共销出了多少册,得到了外界怎样的评论,这一切对一个写作的人、一个真正写作的人而言,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麻烦的是:迄今为止,我的写作仍不存在着一两个明确的、单一的、利于人们言说的“风格”(虽然这样的状况是我的有意使然),因此,要在这样的“自述文章”里言说自己的“写作观念”和“写作原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2、源头
1988年在中师开始写作时,从事的基本上是一种与我同龄的女作家在今天所从事的“偶像型写作”因我当时个人的写作和创办文学社、印期刊而纠集在一起的一大批少年写作者们,也大多有着这种意欲一呼百应、自命另类、乃至强烈的自我明星感的气息。在那小小的中师校园里,我和我的“雪”文艺社在长达3、4年里的“明星效应”用上“叱咤风云”应该不算过分。常常,在回想这十几年来的轨迹时,我很难梳理自己如何可能从那样一种狂嚣般写作气息中,竟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样子:表象上的转变完全判若两人,恍若隔世,而内质却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当然,我需要、也感谢这份转变。
现在想来,开始写作的原因是模糊的。我甚至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作品。一定要找出一个开始写作的原因,就是人感到了压抑。可是那似乎说明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一种可以泛称之为“青春期的压抑”每个人都有过,这种压抑使青春期的人思维活跃、精力过剩、对万物过敏,同时使他们开始无意识地、实际上也许又可能是命中注定地选择他们一生的事业。我选择,不,甚至没有那么刻意地去选择,就是:我写作。
致使一个人开始写作的最初动因,并不能成为他将来一生的写作生涯的永恒的策动力,尤其当这最初的动因是“青春期的压抑”写作者不能因为这“压抑强烈了一点”而证明自己在最初的“特殊”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常识:写作上的“特异性”并不在于表象上的“新鲜”与“陌生”另一些比如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内核和视角,才更为重要。不仅仅在于你写了“新鲜题材”更在于你面对这些“新鲜题材”是否具备特异的视角。这也是导致我经常怀疑青春期写作对成年之后的写作的意义的重要原因。
3、转变
转变,始于我辞职之后的1992年。一年的小学美术执教生涯使我明白:我必须尽快辞职。因为自从上班之后,我就再也无法写作了。无法写作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那时的我认定首先得把工作给辞了、将所有的心思全部回到写作上来,才是至关重要的。辞职之后,我回到了念中师的常州,租了一间屋子,开始读书。并从此开始了缓慢的、真正意义上的、或者确切一点说,是成年意义上的写作。当时文学圈盛行米兰昆德拉和卡夫卡。最初的阅读使我感到:文学,已经不仅不是为了来表达政治观念,同样也不是为了来表达艺术观念、思想观念;文学,必须首先回到语言之美(例如孙甘露的作品);然而这绝不是一种虚浮的语言之美和仅仅是语句抑或音调致幻的美(同样是孙甘露的大多作品),它仍可以、甚至必须是一种具有富足实体的、但不再与简单表达观念有关的语言之美。无观念的语言表达又必须同时传达出在它们的底下、在它们的背后有着“故事”并且这“故事”魅力无穷,令人想象不尽。
4、真伪
我常常感到:我们时代的麻烦并不在于对作品优劣的揣摩和辩论,而是它依然停留在对事物和作品的真伪都仍需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辨别的初始状态。我深感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虽然面对时尚之风我无能为力,但我可以拿自己开刀。一个人,他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对身外涌现的人事缺乏兴趣的生活,他才能拥有真正的、入骨的辨别真伪的能力。因此我认识到在修学的最初,数量和真伪的孰轻孰重。“我相信我所走的路是自己的路,我相信自己走的是正路”(纪德人间的食粮),如此简单而不僭越的自信,在我们最初的修学生涯中,是多么重要。
5、伤心夏季
在黑屋子里呆了整整一年,夏天来临的时候,随着毒辣的阳光静静地铺泻,我甚至听见了自己那仍在发育的骨头嘎巴作响。现在,我盼望出去看一看;我想,我至少得到外面看看自己这一年来的“修学”到底起不起作用。于是我带着“闭关”一年所得的一件不足5千字的、已经改了好几遍的伤心夏季来到了上海。
最初我是为了看一看大学、看一看别的同龄人来到复旦的,但是为了听课,我必须完全打乱我多年的作息制度,必须每天早上就要起床;我左右权衡了一下,觉得必须恢复中午起床、凌晨睡觉的习惯。这样一来,实际上生活习惯和生活内容又与在常州租房子时大同小异了,但是感觉不再相同:我不再那么沉重;出来看一看之后所获得的最初的自信,也使我轻盈而快乐。然而轻盈和快乐并没使我写得多起来,只在年底又把伤心夏季改了两遍,并最终将之改定。这篇短文的写作,是我正式走上“中间”之路的标志:脱离那些你本该属于的年龄、时代、环境、乃至作品创作最初表层的起因,只有面对虚无(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虚无),你才能真正摸到你的心。我对浅表的“激动”不再有兴趣,但也本能地躲避理性的观念性写作:我不再愿意走在任何事物表象的两极,倒更情愿承受“中间”的挤压、掩蔽、夯实和无声。通过这篇短文的写作,我还懂得:你真正要说的,你不说,而通过它周边的丰富的信息耐心地将它堆积出来、却又明显区别于刻意晦涩的魅力所在。
我甚至等不及复旦住期的结束,因为我知道一离开上海,无论到哪里,我就有很多作品要写。我急着要去写。1994年夏天,我住到了南京。所以你看,我每次重大的搬迁都在夏季,赤日炎炎,白花花的石头和蓝盈盈的大海同时融化,这也许正是“伤心夏季”的由来。
6、无门的写作
也许是巨大的激情反而遏制了声音,初到南京,我的写作仍旧不顺,半年内只完成了被迫接受这过度性质、顺引性质的短篇小说。直到1995年,由于现实中我祖父的死,再加上内心沉淀也许也已水到渠成,我写出了至今仍对我自己重要的作品(虽然这不是我所盼望的),尤其是世界和中间。但是我... -->>
1、危险
这也许是我长期以来的偏见:在一个前不着生、后不靠死的“中间地带”尤其是在我这样的实际上仍属于“学习写作”的阶段,要一个写作者自己站出来言说自己的写作,以及与自己写作相关的生活,是艰难和危险的。我不知道,一个写作者,他什么时候、几岁开始写作,已经写了多少年“业余写作”还是“专业写作”已经写了多少字,已经发表了多少字,出版了多少本书,以及它们总共销出了多少册,得到了外界怎样的评论,这一切对一个写作的人、一个真正写作的人而言,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麻烦的是:迄今为止,我的写作仍不存在着一两个明确的、单一的、利于人们言说的“风格”(虽然这样的状况是我的有意使然),因此,要在这样的“自述文章”里言说自己的“写作观念”和“写作原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2、源头
1988年在中师开始写作时,从事的基本上是一种与我同龄的女作家在今天所从事的“偶像型写作”因我当时个人的写作和创办文学社、印期刊而纠集在一起的一大批少年写作者们,也大多有着这种意欲一呼百应、自命另类、乃至强烈的自我明星感的气息。在那小小的中师校园里,我和我的“雪”文艺社在长达3、4年里的“明星效应”用上“叱咤风云”应该不算过分。常常,在回想这十几年来的轨迹时,我很难梳理自己如何可能从那样一种狂嚣般写作气息中,竟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样子:表象上的转变完全判若两人,恍若隔世,而内质却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当然,我需要、也感谢这份转变。
现在想来,开始写作的原因是模糊的。我甚至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作品。一定要找出一个开始写作的原因,就是人感到了压抑。可是那似乎说明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一种可以泛称之为“青春期的压抑”每个人都有过,这种压抑使青春期的人思维活跃、精力过剩、对万物过敏,同时使他们开始无意识地、实际上也许又可能是命中注定地选择他们一生的事业。我选择,不,甚至没有那么刻意地去选择,就是:我写作。
致使一个人开始写作的最初动因,并不能成为他将来一生的写作生涯的永恒的策动力,尤其当这最初的动因是“青春期的压抑”写作者不能因为这“压抑强烈了一点”而证明自己在最初的“特殊”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常识:写作上的“特异性”并不在于表象上的“新鲜”与“陌生”另一些比如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内核和视角,才更为重要。不仅仅在于你写了“新鲜题材”更在于你面对这些“新鲜题材”是否具备特异的视角。这也是导致我经常怀疑青春期写作对成年之后的写作的意义的重要原因。
3、转变
转变,始于我辞职之后的1992年。一年的小学美术执教生涯使我明白:我必须尽快辞职。因为自从上班之后,我就再也无法写作了。无法写作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那时的我认定首先得把工作给辞了、将所有的心思全部回到写作上来,才是至关重要的。辞职之后,我回到了念中师的常州,租了一间屋子,开始读书。并从此开始了缓慢的、真正意义上的、或者确切一点说,是成年意义上的写作。当时文学圈盛行米兰昆德拉和卡夫卡。最初的阅读使我感到:文学,已经不仅不是为了来表达政治观念,同样也不是为了来表达艺术观念、思想观念;文学,必须首先回到语言之美(例如孙甘露的作品);然而这绝不是一种虚浮的语言之美和仅仅是语句抑或音调致幻的美(同样是孙甘露的大多作品),它仍可以、甚至必须是一种具有富足实体的、但不再与简单表达观念有关的语言之美。无观念的语言表达又必须同时传达出在它们的底下、在它们的背后有着“故事”并且这“故事”魅力无穷,令人想象不尽。
4、真伪
我常常感到:我们时代的麻烦并不在于对作品优劣的揣摩和辩论,而是它依然停留在对事物和作品的真伪都仍需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辨别的初始状态。我深感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虽然面对时尚之风我无能为力,但我可以拿自己开刀。一个人,他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对身外涌现的人事缺乏兴趣的生活,他才能拥有真正的、入骨的辨别真伪的能力。因此我认识到在修学的最初,数量和真伪的孰轻孰重。“我相信我所走的路是自己的路,我相信自己走的是正路”(纪德人间的食粮),如此简单而不僭越的自信,在我们最初的修学生涯中,是多么重要。
5、伤心夏季
在黑屋子里呆了整整一年,夏天来临的时候,随着毒辣的阳光静静地铺泻,我甚至听见了自己那仍在发育的骨头嘎巴作响。现在,我盼望出去看一看;我想,我至少得到外面看看自己这一年来的“修学”到底起不起作用。于是我带着“闭关”一年所得的一件不足5千字的、已经改了好几遍的伤心夏季来到了上海。
最初我是为了看一看大学、看一看别的同龄人来到复旦的,但是为了听课,我必须完全打乱我多年的作息制度,必须每天早上就要起床;我左右权衡了一下,觉得必须恢复中午起床、凌晨睡觉的习惯。这样一来,实际上生活习惯和生活内容又与在常州租房子时大同小异了,但是感觉不再相同:我不再那么沉重;出来看一看之后所获得的最初的自信,也使我轻盈而快乐。然而轻盈和快乐并没使我写得多起来,只在年底又把伤心夏季改了两遍,并最终将之改定。这篇短文的写作,是我正式走上“中间”之路的标志:脱离那些你本该属于的年龄、时代、环境、乃至作品创作最初表层的起因,只有面对虚无(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虚无),你才能真正摸到你的心。我对浅表的“激动”不再有兴趣,但也本能地躲避理性的观念性写作:我不再愿意走在任何事物表象的两极,倒更情愿承受“中间”的挤压、掩蔽、夯实和无声。通过这篇短文的写作,我还懂得:你真正要说的,你不说,而通过它周边的丰富的信息耐心地将它堆积出来、却又明显区别于刻意晦涩的魅力所在。
我甚至等不及复旦住期的结束,因为我知道一离开上海,无论到哪里,我就有很多作品要写。我急着要去写。1994年夏天,我住到了南京。所以你看,我每次重大的搬迁都在夏季,赤日炎炎,白花花的石头和蓝盈盈的大海同时融化,这也许正是“伤心夏季”的由来。
6、无门的写作
也许是巨大的激情反而遏制了声音,初到南京,我的写作仍旧不顺,半年内只完成了被迫接受这过度性质、顺引性质的短篇小说。直到1995年,由于现实中我祖父的死,再加上内心沉淀也许也已水到渠成,我写出了至今仍对我自己重要的作品(虽然这不是我所盼望的),尤其是世界和中间。但是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