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年来,南方周末在人群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和传阅率。它代表着真理和良知,代表着敏锐和透彻,更代表着胆略和识见。它几乎将一份周报的深度和力度做到了极致。如今,它的口号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我——一名普通的南周忠实读者,只想通过对最近一期常态发行的报纸,尤其是文化版和评论版的分析,解读出南周卓尔不群的视野、与众不同的视点以及独具匠心的表达,以期让更多的人读懂南方周末。
全局视角
“高度决定影响力”是南方日报对自己的定位,而这句话用于南方周末同样恰如其分。正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才成就了南方周末一直以来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才成就了南方周末真正“意见领袖”的地位。
采用全局的视角才能获得全局的视野。南周的全局观既包括横向的全局观,亦包括纵向的全局观;既包括作为一个兼容并包的媒体的全局观,亦包括作为一个客观冷静的媒体观察者的全局观。
横向的全局观指南周的眼界跨越国界。以本期时局版块中的一个言论小栏目为例,它分为“不是官话”和“全球传声”两部分。“不是官话”主要选取内地官员的言论,而与此相对“全球传声”主要选取港台及海外政要的言论。这样两相比照,对时事的认知就会更真切。另外,在调查一个新闻事实时,如果需要,一定会尽力采访到国外的当事人,以便对新闻信息追根溯源。在本期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电影慈善:莱昂西斯和这篇报道。由于报道发自影片的制作地美国,并采访了影片的制作商,所以该报道就不同于仅在国内调查南京放映情况和观众反馈的那种雾里看花式的报道。
即便当视野收回国内,南周也做到了把握全局。“时局地图”、“北京观察”、“方舟评论”等栏目正是南周对国内政局高瞻远瞩的明证。
纵向的全局观指南周的视线超越时空。虽然不是年终特刊和新年特刊,但时值岁末年初,本期南周依然带有总结陈词的痕迹。细数一下,类似的报道就有2007年度十大影响性诉讼、2007民生启示录、2007年度十大评论、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几篇。本期报纸的样式固然不是常态,但也足见南周的视线决不仅限于刚刚过去的一周,不时的回顾和展望让南周具有了前瞻性。在非总结性报道中,南周也注意新闻事件与往期报道的勾连,以形成各期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例如头条最后的代课教师以及“时局?重点”中的记录仇和“副省长”轨迹都与之前的相关报道有着承接的关系。
全局观的形成不光因为南周拥有一批胸怀天下的编辑记者,更重要的是它能吸引各家各派的有识之士为其撰稿。撰稿人的多样注定了观点的多元,观点的多元铸就了结论的中肯。南周的撰稿人涵盖了学者、作家、记者等不同身份的群体,有崔卫平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有梁文道这样的知道分子;有何三畏这样的传媒精英,又有薛涌这样的旅美学者。这就使得南周不但可以放眼四海,还可以让眼光在媒体内外、体制内外往返流转,形成全方位的视角。崔老师的学识和修养使她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件或论争中保持清醒,并在恰当的时候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梁文道人在体制之外,言论就更自由,言语也更随性;何三畏是媒体中人,对舆论环境自然有切身的体会;薛涌身处大洋彼岸,往往能提供新鲜的观点和客观的见解。不受体制约束才能说出“要怎么响应才能消解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新版中国威胁论呢?难道又要反过来强调中国国情安稳,海晏河清,政府的管治没有一丝问题吗?”(梁文道);跳出国内的教育和环境才敢说出“鲁迅对老百姓的冷血,更不应该在未来中华文明中有任何位置”(薛涌)。
拥有全局视角的媒体是有远见的媒体,而能挣脱自我身份束缚观察媒体的媒体才是有格局的媒体。“评中评”版的设立标志着南周进一步把眼光拉开,不仅能记叙媒体关注的事件,还能跳出媒体圈评述媒体的纷纷扰扰和成败得失。“评中评”版的常态是“精品一周”和“围观中国”两个栏目,分别是对国内外媒体声音的引述及点评。而本期2007年度十大评论、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两篇报道更有代表性地标明了南周媒体观察者的角色。虽然为了公允,南周不参与十大评论的评选,但它对其他媒体的断语却无意中彰显了南周的精神与本色。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流光溢彩的句子:
“英国诗人艾略特有句名言,评论家必须睿智过人。在一个崇尚言论胜于刀剑的时代,责任对于评论者而言,或许更有意义。”
“评论还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报刊是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
这些句子的动人之处在于它言中了南周的核心魅力——责任与道义。比起格局,南周的精神与本色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平民立场
如果说南周的全局视角令人崇敬,那么它的平民立场就是令人感佩的了。少有这样的报纸,常常出现在头条上的不是高官和明星,而是最底层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少有这样的报纸,我们想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仗义执言、就是正义和良知。我们愿意在这里获取事实真相,愿意在这里倾听真知灼见。南周的宗旨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江平老师对南周的寄语恰好可以用来进一步诠释这个宗旨:“只有真实的言论,才能读懂真实的中国。”
采用全局视角需要的是识见,而采取平民视点需要的则是胆略。在南周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的今天,它将承载越来越重大的意义,不免与主流观点难分彼此。此时南周面临的,不单单是如何坚守平民立场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主流化与边缘化、精英化与平民化、严肃化与娱乐化之间的微妙平衡问题。
南周在得到主流认同的同时,只有采取老百姓的视点,才能另辟蹊径、关注被很多大报忽略的人群和事件。多年的南周阅读经验告诉我,许多社会新闻都是从南周开始为人所知并轰动全国的,而这正来自于南周长年来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可喜的是,南周一直坚守着这种对边缘群体、“底层沦陷”的关照,例如本期头条最后的代课教师。细微之处见真诚。从体例编排上也能看出南周“民为重”的理念。在经济版块中将“民富”版置于“财富”版之前,在评论版块用了“大参考”整整一版刊载2007民生启示录,足见在南周的办报理念中,民富才能国强,百姓生活重于富豪兴衰。
南周的“边缘化”还体现在敢于“讲真话、报实情”敢于提出尖锐的见解,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和独立的立场,始终坚持独到的判断而避免退化为人云亦云的传声筒。
“只要言者无罪,自然言无不尽。”(关山)
“纳税人同意程序在事实上的缺失,这正是最大的问题之所在,反映了作为代议机关的全国人大与普遍民意的脱节。”(笑蜀)
这些观点都相当有见地,也相当有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是建立在对社会问题的准确体认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南周不会因尖锐而失之偏激,不会因犀利而失之轻浮。
尖锐的见解不等于标新立异,其合理内核在于“用事实说话,为百姓代言... -->>
多年来,南方周末在人群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和传阅率。它代表着真理和良知,代表着敏锐和透彻,更代表着胆略和识见。它几乎将一份周报的深度和力度做到了极致。如今,它的口号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我——一名普通的南周忠实读者,只想通过对最近一期常态发行的报纸,尤其是文化版和评论版的分析,解读出南周卓尔不群的视野、与众不同的视点以及独具匠心的表达,以期让更多的人读懂南方周末。
全局视角
“高度决定影响力”是南方日报对自己的定位,而这句话用于南方周末同样恰如其分。正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才成就了南方周末一直以来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才成就了南方周末真正“意见领袖”的地位。
采用全局的视角才能获得全局的视野。南周的全局观既包括横向的全局观,亦包括纵向的全局观;既包括作为一个兼容并包的媒体的全局观,亦包括作为一个客观冷静的媒体观察者的全局观。
横向的全局观指南周的眼界跨越国界。以本期时局版块中的一个言论小栏目为例,它分为“不是官话”和“全球传声”两部分。“不是官话”主要选取内地官员的言论,而与此相对“全球传声”主要选取港台及海外政要的言论。这样两相比照,对时事的认知就会更真切。另外,在调查一个新闻事实时,如果需要,一定会尽力采访到国外的当事人,以便对新闻信息追根溯源。在本期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电影慈善:莱昂西斯和这篇报道。由于报道发自影片的制作地美国,并采访了影片的制作商,所以该报道就不同于仅在国内调查南京放映情况和观众反馈的那种雾里看花式的报道。
即便当视野收回国内,南周也做到了把握全局。“时局地图”、“北京观察”、“方舟评论”等栏目正是南周对国内政局高瞻远瞩的明证。
纵向的全局观指南周的视线超越时空。虽然不是年终特刊和新年特刊,但时值岁末年初,本期南周依然带有总结陈词的痕迹。细数一下,类似的报道就有2007年度十大影响性诉讼、2007民生启示录、2007年度十大评论、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几篇。本期报纸的样式固然不是常态,但也足见南周的视线决不仅限于刚刚过去的一周,不时的回顾和展望让南周具有了前瞻性。在非总结性报道中,南周也注意新闻事件与往期报道的勾连,以形成各期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例如头条最后的代课教师以及“时局?重点”中的记录仇和“副省长”轨迹都与之前的相关报道有着承接的关系。
全局观的形成不光因为南周拥有一批胸怀天下的编辑记者,更重要的是它能吸引各家各派的有识之士为其撰稿。撰稿人的多样注定了观点的多元,观点的多元铸就了结论的中肯。南周的撰稿人涵盖了学者、作家、记者等不同身份的群体,有崔卫平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有梁文道这样的知道分子;有何三畏这样的传媒精英,又有薛涌这样的旅美学者。这就使得南周不但可以放眼四海,还可以让眼光在媒体内外、体制内外往返流转,形成全方位的视角。崔老师的学识和修养使她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件或论争中保持清醒,并在恰当的时候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梁文道人在体制之外,言论就更自由,言语也更随性;何三畏是媒体中人,对舆论环境自然有切身的体会;薛涌身处大洋彼岸,往往能提供新鲜的观点和客观的见解。不受体制约束才能说出“要怎么响应才能消解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新版中国威胁论呢?难道又要反过来强调中国国情安稳,海晏河清,政府的管治没有一丝问题吗?”(梁文道);跳出国内的教育和环境才敢说出“鲁迅对老百姓的冷血,更不应该在未来中华文明中有任何位置”(薛涌)。
拥有全局视角的媒体是有远见的媒体,而能挣脱自我身份束缚观察媒体的媒体才是有格局的媒体。“评中评”版的设立标志着南周进一步把眼光拉开,不仅能记叙媒体关注的事件,还能跳出媒体圈评述媒体的纷纷扰扰和成败得失。“评中评”版的常态是“精品一周”和“围观中国”两个栏目,分别是对国内外媒体声音的引述及点评。而本期2007年度十大评论、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两篇报道更有代表性地标明了南周媒体观察者的角色。虽然为了公允,南周不参与十大评论的评选,但它对其他媒体的断语却无意中彰显了南周的精神与本色。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流光溢彩的句子:
“英国诗人艾略特有句名言,评论家必须睿智过人。在一个崇尚言论胜于刀剑的时代,责任对于评论者而言,或许更有意义。”
“评论还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报刊是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
这些句子的动人之处在于它言中了南周的核心魅力——责任与道义。比起格局,南周的精神与本色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平民立场
如果说南周的全局视角令人崇敬,那么它的平民立场就是令人感佩的了。少有这样的报纸,常常出现在头条上的不是高官和明星,而是最底层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少有这样的报纸,我们想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仗义执言、就是正义和良知。我们愿意在这里获取事实真相,愿意在这里倾听真知灼见。南周的宗旨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江平老师对南周的寄语恰好可以用来进一步诠释这个宗旨:“只有真实的言论,才能读懂真实的中国。”
采用全局视角需要的是识见,而采取平民视点需要的则是胆略。在南周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的今天,它将承载越来越重大的意义,不免与主流观点难分彼此。此时南周面临的,不单单是如何坚守平民立场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主流化与边缘化、精英化与平民化、严肃化与娱乐化之间的微妙平衡问题。
南周在得到主流认同的同时,只有采取老百姓的视点,才能另辟蹊径、关注被很多大报忽略的人群和事件。多年的南周阅读经验告诉我,许多社会新闻都是从南周开始为人所知并轰动全国的,而这正来自于南周长年来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可喜的是,南周一直坚守着这种对边缘群体、“底层沦陷”的关照,例如本期头条最后的代课教师。细微之处见真诚。从体例编排上也能看出南周“民为重”的理念。在经济版块中将“民富”版置于“财富”版之前,在评论版块用了“大参考”整整一版刊载2007民生启示录,足见在南周的办报理念中,民富才能国强,百姓生活重于富豪兴衰。
南周的“边缘化”还体现在敢于“讲真话、报实情”敢于提出尖锐的见解,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和独立的立场,始终坚持独到的判断而避免退化为人云亦云的传声筒。
“只要言者无罪,自然言无不尽。”(关山)
“纳税人同意程序在事实上的缺失,这正是最大的问题之所在,反映了作为代议机关的全国人大与普遍民意的脱节。”(笑蜀)
这些观点都相当有见地,也相当有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是建立在对社会问题的准确体认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南周不会因尖锐而失之偏激,不会因犀利而失之轻浮。
尖锐的见解不等于标新立异,其合理内核在于“用事实说话,为百姓代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