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阴衬,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厉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坨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当以为戒。
二十三
戊戌九月,余寓吴中。有嘉禾少年吴君文溥来访,袖中出诗稿见示,云将就陕西毕抚军之聘,匆匆别去。予读其诗,深喜吾浙后起有人,而叹毕公之能怜才也。录其游孤山云:“春风欲来山已知,山南梅萼先破枝。高人去后春草草,万古孤山迹如扫。巢居阁畔酒可沽,幸有我来山未孤。笑问梅花肯妻我,我将抱鹤家西湖。”其他佳句,如:“不知新月上,疑是水沾衣。”“底事春风欠公道,儿家门巷落花多?”深得唐人风味。
二十四
巢县汤郎中,名懋纲,性高淡,如其吟咏。早起云:“老杏着东风,红芳几回变。何必远寻春,日日墙头见。昨夜雨无声,地上青苔遍。早起快登楼,钩帘进双燕。”他如:“溪清山影入,风动竹阴移。”“游山心在山,合眼飞岚绕。”真得静中三昧者。其子扩祖能诗,有父风;过随园见访不值,寄诗云:“花含宿雨柳含烟,隐士园林别有天。高卧白云人不见,一家鸡犬翠微巅。”
二十五
杭州符郎中,名曾,字幼鲁,诗主高淡。嵇相国为余诵其“三日不来秋满地,虫声如雨落空山”一联。余同召试,记其斋宫云:“寒云添暝色,老屋聚秋声。”咏唐花云:“当时不藉吹嘘力,少待阳和也自开。”哭扬州马秋玉云:“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珑。”小玲珑山馆者,马氏花园也;属对甚巧。贺周石帆学士纳妾云:“药炉经卷都抛却,只向灯前唤夜深。”尤蕴藉。
二十六
吴中七子,有赵损之而无张少华,二人交好,忽中道不终,都向余啧啧有言;而余亦不能为两家骑驿也。未十年,张一第而卒,赵亦殉难金川。史弥远云:“早知泡影须臾事,悔把恩仇抵死分。”信哉!少华苏堤三首云:“拍堤新涨碧于罗,堤上游人连臂歌。笑指纷纷水杨柳,那枝眠起得春多。”“碧琉璃净夜云轻,箫管无声露气清。好是柳阴花影里,月华如水踏莎行。”“沙棠衔尾按筝琶,邻舫停桡静不哗。云母窗中双鬓影,亭亭低映小红纱。”消夏云:“水厄不辞茶七碗,火攻愁对烛三条。”
二十七
王道士至淳有句云:“东风大是无知物,吹老青光昼转长。”黄星岩有句云:“饭余一睡都成例,五月何曾觉昼长。”陈古渔有句云:“静坐晴冬昼亦长。”三押“长”字,俱妙。
二十八
朱草衣哭槎儿云:“罗浮南海历秋冬,烟水云山隔万重。前日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洪銮赠徐小鹤云:“早离讲席赋离居,知己逢难别易疏。正是开门逢去使,接君三月十三书。”严冬友忆女云:“料得此时依母坐,看封书札寄长安。”三诗,人传诵以为天籁;不知蓝本皆出于王次回。其过妇家感旧云:“归宁去日泪痕浓,锁却妆楼第二重。空剩一行遗墨在,丙寅三月十三封。”
二十九
余挂冠四十年,久不阅缙绅,偶有送者,撷之都非相识。偶读赵秋谷题{缙绅)云:“无复堪容位置处,渐多不识姓名人。”为之一笑。先生康熙己未翰林,至乾隆己未,而身犹强健,惟两目不能见物;与余为先后同年。相传所著谈龙录痛诋阮亭,余索观之,亦无甚抵牾。先生名执信,以国忌日演戏被劾,故有句云:“可怜一曲长生殿,直误功名到白头!”
三十
祝太史芷塘以诗集见示,予小献茑荛,太史深为嘉纳。别后从京师寄怀云:“盖世才名大,游仙福量深。江河不废业,松柏后凋心。酌兕祈难老,将雏得好音。平生行乐处,古少莫论今。”孤踪淹丙舍,公亦返乡闾。一见笑谈剧,廿年倾倒余。定文丁敬礼,赋海木元虚。何日秦淮曲,相逢重起予?”
三十一
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卢雅雨先生长不满三尺,人呼“矮卢”故题李广庙云:“明梗自有千秋貌,不在封侯骨相中。”薛皆三进士,门生甚少,题{桃源图)云:“桃花不相拒,源路自家寻。”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题邯郸庙云:“黄粱未熟天还早,此梦何妨再一回?”
三十二
从古权贵在朝,未有能和协者。宋人登山诗云:“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唐人闺情云:“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宫词云:“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无语一齐愁。”又曰:“三千宫女如花貌,几个春来没泪痕?”皆可谓说尽世情。
三十三
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余续司空表圣诗品,第三首便曰博习,言诗之必根于学,所谓“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是也。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如剃僧发,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虑吾说之害之也,故续元遗山论诗,末一首云:“天涯有客号玲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
三十四
宋人论诗,多不可解。杨蟠金山诗云:“天末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的是金山,不可移易。而王平甫以为是牙人量地界诗。严维:“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的是静境,无人道破。而刘贡父以为“春水慢”不须“柳坞”孟东野咏吹角云:“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月不闻生口,星忽然有心。穿凿极矣,而东坡赞为奇妙。皆所谓好恶拂人之性也。
三十五
余素慕山左高凤翰之名,不得一见。初之朴太守为诵其送人一首,云:“君胡为者昨日来?青灯绿酒欢无涯。君胡为者今日去?挽断征鞭留不住。君来君去总伤神,不如悠悠陌路人。”高字南阜,晚年病臂,以左手作书。卢雅雨哭之云:“再散千金仍托钵,已残一臂尚临池。”高珍藏卫青印一方,临终,赠陕中刘介石刺吏。斗纽方寸,篆法虽佳,而玉已经火炙。余见之,颇不当意。按明史亦有卫青,此印未必便是汉大将军之物。
三十六
苏州袁秀才钺,自号青溪先生,嫉宋儒之学,著书数千言,专驳朱子;人以怪物目之。年八十余,犹生子;善医工书,诗多自适,不落古人家数。明觉寺题壁云:“灯火荧荧满法堂,僧家爱静却偏忙。亦知世上逍遥客,踏月吟诗到上方。”夏日写怀云:“风过静听松子落,雨余闲数药苗抽。”冬暖云:“似闵敝裘留质库,为开薄雾送朝暾。”颇见性情。青溪解“唯求则非邦也与?”“惟赤则非邦也与?”皆夫子之言,非曾点问也。人以为怪。不知论语何晏古注,原本作此解。宋王旦怒试者解“当仁不让于师”“师”字作“众”字解,以为悖古。不知说本贾逵,并非杜撰。少所见之人,以不怪为怪。
三十七
元遗山讥秦少游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昌黎山石句,方知渠是女郎诗。”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杜少陵诗“光焰万丈”;然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分飞蛱蝶原相逐,并蒂芙蓉本是双。”韩退之诗“横空盘硬语”然“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坐添春”又何尝不是“女郎诗”耶?东山诗:“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周公大圣人,亦且善谑。
三十八
抱韩、杜以凌人,而粗脚笨手者,谓之权门托足。仿王、孟以矜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开口言盛唐及好用古人韵者,谓之木偶演戏。故意走宋人冷径者,谓之乞儿搬家。好叠韵、次韵,刺刺不休者,谓之村婆絮谈。一字一句,自注来历者,谓之骨董开店。
三十九
余咏春草,一时和者甚多;独徐绪和“人”字韵云:“踏青渺渺前无路,埋玉深深下有人。”余为叹绝。其他则周青原云:“拾翠暗遗金钿小,踏青微碍绣裙低。”严冬友云:“坐来小苑同千里,梦去朱门又一年。”龚元超云:“春回地上人难测,绿到门前柳未知。”李参将炯云:“旷野有人知醉醒,荒园无主自高低。”诸作虽佳,皆不如徐之沉着也。惟程鱼门有“长共春来不共归”七字殊觉大方;惜忘其全首。
四十
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构;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何也?盖古体地位宽余,可使才气卷轴;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今人动轻近体,而重古风,盖于此道,未得甘苦者也。叶庶子书山曰:“子言固然。然人功未极,则天籁亦无因而至。虽云天籁,亦须从人功求之。”知言哉!
四十一
诗人家数甚多,不可硜硜然域一先生之言,自以为是,而妄薄前人。须知王、孟清幽,岂可施诸边塞?杜、韩排募,未便播之管弦。沈、宋庄重,到山野则俗。卢仝险怪,登庙堂则野。韦、柳隽逸,不宜长篇。苏、黄瘦硬,短于言情。悱恻芬芳,非温、李、冬郎不可。属词比事,非元、白、梅村不可。古人各成一家,业已传名而去。后人不得不兼综条贯,相题行事。虽才力笔性,各有所宜,未容勉强;然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范蔚宗云:“人识同体之善,而忘异量之美。此大病也。”蒋苕生太史题随园集云:“古来只此笔数枝,怪哉公以一手持。”余虽不能当此言,而私心窃向往之。
四十二
古人门户虽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如玉台新咏、温、李、西昆,得力于风者也。李、杜排募,得力于雅者也。韩、孟奇崛,得力于颂者也。李贺、卢仝之险怪,得力于离骚、天问、大招者也。元、白七古长篇,得力于初唐四子;而四子又得之于庾子山及孔雀东南飞诸乐府者也。今人一见文字艰险,便以为文体不正。不知“载鬼一车”、“上帝板板”已见于毛诗、周易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喻世明言 说苑 初刻拍案惊奇 三略 棋经十三篇 孽海花 大武魂时代 农民修神 超级文明终结者 狩魔猎人的副本系统 鬼王的毒妃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傲世修神 网游之幸运至尊 声律启蒙 厉元朗水婷月完整版 大唐西域记 亚瑟王的卡片姬 前尘莫问 宗派祖宗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