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当痞子穿成捕快_分卷阅读_70 (2/2)
800小说网 wuduxsw.com,[七五]当痞子穿成捕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这个奴婢也不好置喙。只是官家还需多些耐心,太后娘娘凤体初愈,实在不宜情绪过于激烈。官家要是有什么想和娘娘说的,不是还有郭槐总管传话么?虽然郭总管平时为人过于外露,但对太后娘娘,还真是没有比他更加尽心的了!”陈林站在宋仁宗的身边,给他提着建议。别看他在宫里面这么多年还只是一个总管,但他对于宋仁宗来讲,绝对不是奴婢一类的人物,更像是一个陪伴着他的亲人。
“唉,现在也只有这样了。好歹母后身边还留着一个郭槐,要不然真是让朕更加牵挂!只是这郭槐也是个猖狂的家伙,如果不是看他待母后还算是尽心,朕早就将他处理掉了!当年的寇珠之死、玉辰宫纵火案,都有他的手笔。其内心狠毒,令人发指!”说到郭槐,宋仁宗是带着极其矛盾的心理的。既特别讨厌他,又不得不倚重他,真是让人难以抉择!
“官家不必忧心,以后让他在太后娘娘身边即可。想来娘娘过段时间想通之后,也会对郭总管加以管束。只是,这李娘娘之事,现在尚需借助郭总管之手。”从心里来说,陈林是极其佩服刘太后的,但他更加同情生了孩子的李宸妃。因为这个女人可以说是太过无辜,除了过于被宋真宗宠爱,其余的她是一点儿错都没有。尤其是在外面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身为皇妃和现任皇帝的母亲,她也应该受到一些补偿。
“是啊,娘亲这件事还需要郭槐和母后通气。这些日子每每看见娘亲,朕都觉得愧对于她。不仅这些年来未曾尽过孝道,现在更是没有办法给她名分。”李宸妃属前朝嫔妃,就算是当今的宋仁宗想要认她,也必须有刘太后的认可,要不然,极易使消失了这么多年的李宸妃遭到非议。
“官家不要多想,李娘娘未必在意这些。您还是多多休息、注意身体,这样两位娘娘才能心安!”看着宋仁宗无力的靠在椅子背上,陈林略带安慰的劝说着,而他讲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即使在已经将皇帝纳入禁止来往的永寿宫大殿中,也一再的提到了宋仁宗的名字。
“娘娘,您就进些吧!您这样又是何苦呢!”跪在地上,郭槐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上面点缀些清新小菜,看着煞是可人,极容易让人产生食欲。然而他的脸色却与这被熬得软糯香甜的白粥完全相反,苦逼的恨不得马上留下泪水。
“哀家不吃,你还是拿走吧!”看着眼前跪着的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腹,闻着他手上白粥传来的阵阵清香,刘太后仍是一脸无谓,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被救回来之后,她就一直是这样的状态,无悲无喜、无欲无求,就像是活着的死人,看不到一丝生气。
“娘娘,您就看在奴婢这么辛苦的份上用一些吧!您的身体是自己的,好不容易救了回来,为何又要糟蹋它呢!奴婢知道您心里委屈,可这委屈又有什么用呢!官家是李宸妃亲生的,是割不断的血脉相连,您又怎么能要求官家舍弃他的亲生母亲!纵使您养了他三十多年!那也是他的亲娘啊!”瞧着刘太后生无可恋的模样,郭槐终于爆发了。他知道自家主子心里的痛,也知道自家主子内心的害怕,可是就算是再痛再害怕也不能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他已经看到了一次主子的死,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呵,亲生的就那么重要么?亲生的就问都不问哀家一声就把那贱人接进来么?哀家养了他这么些年,可以说是将所有的感情都给了他,他怎么能这么!怎么能这么!咳咳……”听了郭槐的话,刘太后的情绪激动的不行。她知道自己再怎么比也比不过血缘之情,那是一种天生的感应,但她就是不甘心啊!不甘心这一切的发生,不甘心这么多年的付出竟然比不上一次偶然的相遇,不甘心从此她所关爱的孩子眼里再也没有她!为了不见到这些,她宁可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所投注的情感,除了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娘娘,娘娘,是奴婢的错!是奴婢的错!”瞧着刘太后开始咳嗽,郭槐赶忙把粥放到一边,站起身来给她捶背顺气。能把人从死境中救回来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刘太后所付出的就是她再也不能情绪激动了。因为毒药的侵蚀,她的五脏六腑都衰弱的不行,只能依靠补药维持。稍有动荡,就会分离破碎,这也就是为什么宋仁宗即使十分想见到刘太后,也不敢强闯的原因。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出现会使刘太后承受不住,再一次离他而去。
“怎么会是你的错呢!这都是天意啊!命运弄人,让李宸妃受了这么多年的苦,现在又回报在哀家的身上。”拿着郭槐递过来的白色锦帕擦了擦嘴角,刘太后在其上看到了一丝猩红的血迹。这样的生活,从她醒来的那一个晚上就料想到了。这个身体被毒药毁的再也经不起一丝的打击,无时无刻存在于胸腔之中的血腥味,每时每刻都需要温养的身体,除了容颜不变之外,她就像是一个废人。
“娘娘,别这么说,您会养好的。孙太医说了,只要您放开胸怀、温养身体,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听着刘太后自暴自弃的话,郭槐的眼神也黯了下来,但他还是坚持用鼓励的语气去和刘太后对话,希望能让她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行了,哀家知道你的忠心。只可惜,你跟着哀家,估计下半辈子也没有什么出息了。”在郭槐的服侍之下,刘太后立起身靠在了床头。她的头发散乱,却带有一丝我见犹怜的美;她的眉眼虽然没有活力,却并不像生病一般憔悴。只是她整体上的精气神,却再也没有之前的那般昂扬了,拥有如二十几岁一般如花的娇艳,却像是将要垂死的老妇一般。
“娘娘,您说什么呢!奴婢能跟在您的身边,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瞧着刘太后的模样,郭槐转过头按了按眼角,然后又转回来弯着嘴角,递上了刚才放着边上的那一碗粥。
“福气,跟着我的人哪会有什么福气啊!”或许是被郭槐刚才那一通劝说说服了,或许是自己认命了,这一刻刘太后竟然没有拒绝郭槐,而是由着他一勺一勺的喂给自己喝。现在的自己儿子已经没有了,能陪着自己的也就剩下这个奴才,又怎么能让他不好交差呢!而且自己这个身体估计再怎么吃,也就是这么一回事!还是让他安一下心吧!
这么想着,刘太后就吃了小半碗粥,虽不算多,但好歹也是这几日的第一次进食,真的很不错。看着那空了的半碗,郭槐喜得给外面的王喜报了信儿,而王喜又马不停蹄的往宋仁宗那里赶,只为了传递一个好消息。而这样的开端,也预示着他们母子两人,终于有了和好的可能,虽关系不会如同以前那般亲密,但也会慢慢的有所起色。
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两个人之间不断磨合的过程。或许有一天你会觉得不舒服,会觉得很难过,但请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另外一个人,可能也会如同你一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如果你适当的放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九十章
“官家,官家,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肯吃东西了!”从永寿宫而来的王喜是一路小跑着进了宋仁宗的大殿,因为事先说过不用通报,王喜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跪到了宋仁宗的面前,向他禀明了这个好消息。
“什么?你说母后吃东西了!是真的?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这边的宋仁宗正因为刘太后不肯进食而感到揪心,那边的王喜好消息就已经传到,弄得他是再没有心思去批阅奏折,而是赶紧问明情况。
“回官家,太后娘娘进了半碗清粥,两三口小菜,虽是不多,但最为养人。孙太医说了,如果继续这样进食的话,娘娘痊愈,指日可待。”抬起头,王喜的眼睛在闪闪发光,不难看出其中的喜悦和开心。要知道,这些日子因为这母子俩,整个后宫都处于一种风雨欲来的氛围之中。宋仁宗阴沉的脸,让后宫所有的人都不敢说话,走路都轻飘飘的,生怕哪里不对触怒了这位在爆发边缘的皇帝!现在好了,太后娘娘已经吃饭了,这就证明母子两人已经开始缓和,无论对谁,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就好啊!走,朕这就去瞧瞧!”因为刘太后吃饭的消息内心而喜悦的宋仁宗这时候已经忘记了那所谓的禁令,而是直接带着人打算跑到永寿宫去瞧瞧。但他没记住,不代表别人不清楚,这刚刚走下楼梯没几步,后边的陈林就跟了上来。
> “这个奴婢也不好置喙。只是官家还需多些耐心,太后娘娘凤体初愈,实在不宜情绪过于激烈。官家要是有什么想和娘娘说的,不是还有郭槐总管传话么?虽然郭总管平时为人过于外露,但对太后娘娘,还真是没有比他更加尽心的了!”陈林站在宋仁宗的身边,给他提着建议。别看他在宫里面这么多年还只是一个总管,但他对于宋仁宗来讲,绝对不是奴婢一类的人物,更像是一个陪伴着他的亲人。
“唉,现在也只有这样了。好歹母后身边还留着一个郭槐,要不然真是让朕更加牵挂!只是这郭槐也是个猖狂的家伙,如果不是看他待母后还算是尽心,朕早就将他处理掉了!当年的寇珠之死、玉辰宫纵火案,都有他的手笔。其内心狠毒,令人发指!”说到郭槐,宋仁宗是带着极其矛盾的心理的。既特别讨厌他,又不得不倚重他,真是让人难以抉择!
“官家不必忧心,以后让他在太后娘娘身边即可。想来娘娘过段时间想通之后,也会对郭总管加以管束。只是,这李娘娘之事,现在尚需借助郭总管之手。”从心里来说,陈林是极其佩服刘太后的,但他更加同情生了孩子的李宸妃。因为这个女人可以说是太过无辜,除了过于被宋真宗宠爱,其余的她是一点儿错都没有。尤其是在外面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身为皇妃和现任皇帝的母亲,她也应该受到一些补偿。
“是啊,娘亲这件事还需要郭槐和母后通气。这些日子每每看见娘亲,朕都觉得愧对于她。不仅这些年来未曾尽过孝道,现在更是没有办法给她名分。”李宸妃属前朝嫔妃,就算是当今的宋仁宗想要认她,也必须有刘太后的认可,要不然,极易使消失了这么多年的李宸妃遭到非议。
“官家不要多想,李娘娘未必在意这些。您还是多多休息、注意身体,这样两位娘娘才能心安!”看着宋仁宗无力的靠在椅子背上,陈林略带安慰的劝说着,而他讲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即使在已经将皇帝纳入禁止来往的永寿宫大殿中,也一再的提到了宋仁宗的名字。
“娘娘,您就进些吧!您这样又是何苦呢!”跪在地上,郭槐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上面点缀些清新小菜,看着煞是可人,极容易让人产生食欲。然而他的脸色却与这被熬得软糯香甜的白粥完全相反,苦逼的恨不得马上留下泪水。
“哀家不吃,你还是拿走吧!”看着眼前跪着的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腹,闻着他手上白粥传来的阵阵清香,刘太后仍是一脸无谓,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被救回来之后,她就一直是这样的状态,无悲无喜、无欲无求,就像是活着的死人,看不到一丝生气。
“娘娘,您就看在奴婢这么辛苦的份上用一些吧!您的身体是自己的,好不容易救了回来,为何又要糟蹋它呢!奴婢知道您心里委屈,可这委屈又有什么用呢!官家是李宸妃亲生的,是割不断的血脉相连,您又怎么能要求官家舍弃他的亲生母亲!纵使您养了他三十多年!那也是他的亲娘啊!”瞧着刘太后生无可恋的模样,郭槐终于爆发了。他知道自家主子心里的痛,也知道自家主子内心的害怕,可是就算是再痛再害怕也不能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他已经看到了一次主子的死,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呵,亲生的就那么重要么?亲生的就问都不问哀家一声就把那贱人接进来么?哀家养了他这么些年,可以说是将所有的感情都给了他,他怎么能这么!怎么能这么!咳咳……”听了郭槐的话,刘太后的情绪激动的不行。她知道自己再怎么比也比不过血缘之情,那是一种天生的感应,但她就是不甘心啊!不甘心这一切的发生,不甘心这么多年的付出竟然比不上一次偶然的相遇,不甘心从此她所关爱的孩子眼里再也没有她!为了不见到这些,她宁可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所投注的情感,除了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娘娘,娘娘,是奴婢的错!是奴婢的错!”瞧着刘太后开始咳嗽,郭槐赶忙把粥放到一边,站起身来给她捶背顺气。能把人从死境中救回来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刘太后所付出的就是她再也不能情绪激动了。因为毒药的侵蚀,她的五脏六腑都衰弱的不行,只能依靠补药维持。稍有动荡,就会分离破碎,这也就是为什么宋仁宗即使十分想见到刘太后,也不敢强闯的原因。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出现会使刘太后承受不住,再一次离他而去。
“怎么会是你的错呢!这都是天意啊!命运弄人,让李宸妃受了这么多年的苦,现在又回报在哀家的身上。”拿着郭槐递过来的白色锦帕擦了擦嘴角,刘太后在其上看到了一丝猩红的血迹。这样的生活,从她醒来的那一个晚上就料想到了。这个身体被毒药毁的再也经不起一丝的打击,无时无刻存在于胸腔之中的血腥味,每时每刻都需要温养的身体,除了容颜不变之外,她就像是一个废人。
“娘娘,别这么说,您会养好的。孙太医说了,只要您放开胸怀、温养身体,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听着刘太后自暴自弃的话,郭槐的眼神也黯了下来,但他还是坚持用鼓励的语气去和刘太后对话,希望能让她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行了,哀家知道你的忠心。只可惜,你跟着哀家,估计下半辈子也没有什么出息了。”在郭槐的服侍之下,刘太后立起身靠在了床头。她的头发散乱,却带有一丝我见犹怜的美;她的眉眼虽然没有活力,却并不像生病一般憔悴。只是她整体上的精气神,却再也没有之前的那般昂扬了,拥有如二十几岁一般如花的娇艳,却像是将要垂死的老妇一般。
“娘娘,您说什么呢!奴婢能跟在您的身边,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瞧着刘太后的模样,郭槐转过头按了按眼角,然后又转回来弯着嘴角,递上了刚才放着边上的那一碗粥。
“福气,跟着我的人哪会有什么福气啊!”或许是被郭槐刚才那一通劝说说服了,或许是自己认命了,这一刻刘太后竟然没有拒绝郭槐,而是由着他一勺一勺的喂给自己喝。现在的自己儿子已经没有了,能陪着自己的也就剩下这个奴才,又怎么能让他不好交差呢!而且自己这个身体估计再怎么吃,也就是这么一回事!还是让他安一下心吧!
这么想着,刘太后就吃了小半碗粥,虽不算多,但好歹也是这几日的第一次进食,真的很不错。看着那空了的半碗,郭槐喜得给外面的王喜报了信儿,而王喜又马不停蹄的往宋仁宗那里赶,只为了传递一个好消息。而这样的开端,也预示着他们母子两人,终于有了和好的可能,虽关系不会如同以前那般亲密,但也会慢慢的有所起色。
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两个人之间不断磨合的过程。或许有一天你会觉得不舒服,会觉得很难过,但请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另外一个人,可能也会如同你一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如果你适当的放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九十章
“官家,官家,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肯吃东西了!”从永寿宫而来的王喜是一路小跑着进了宋仁宗的大殿,因为事先说过不用通报,王喜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跪到了宋仁宗的面前,向他禀明了这个好消息。
“什么?你说母后吃东西了!是真的?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这边的宋仁宗正因为刘太后不肯进食而感到揪心,那边的王喜好消息就已经传到,弄得他是再没有心思去批阅奏折,而是赶紧问明情况。
“回官家,太后娘娘进了半碗清粥,两三口小菜,虽是不多,但最为养人。孙太医说了,如果继续这样进食的话,娘娘痊愈,指日可待。”抬起头,王喜的眼睛在闪闪发光,不难看出其中的喜悦和开心。要知道,这些日子因为这母子俩,整个后宫都处于一种风雨欲来的氛围之中。宋仁宗阴沉的脸,让后宫所有的人都不敢说话,走路都轻飘飘的,生怕哪里不对触怒了这位在爆发边缘的皇帝!现在好了,太后娘娘已经吃饭了,这就证明母子两人已经开始缓和,无论对谁,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就好啊!走,朕这就去瞧瞧!”因为刘太后吃饭的消息内心而喜悦的宋仁宗这时候已经忘记了那所谓的禁令,而是直接带着人打算跑到永寿宫去瞧瞧。但他没记住,不代表别人不清楚,这刚刚走下楼梯没几步,后边的陈林就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