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uduxsw.com,安徽周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目连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将民间流传的芜杂的目连戏进行成功整理改编的是明代剧作家郑之珍。然而,长期以来,郑之珍不为世人所知。
周玉冰陈明
1、郑之珍与目连戏
目连救母的故事见于许多佛经、佛书,流传到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西晋时高僧竺法护译的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唐代的民间说唱目连变文将目连故事中国化,在长期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成了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故事之一,北宋时期被搬上舞台,形成了目连戏。
几百年来,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一度广泛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然而,发展到明代,目连戏存在版本芜杂、没有完整的总体结构框架,这就要求目连戏要有完善的演出剧本,用以统一形制,规范演出。于是,目连戏集大成者郑之珍应运而生。
2 郑之珍籍贯之考
70多岁的叶养滋是徽州目连戏国家级传人,他介绍,自从郑之珍出现后,目连戏的演出基本上都是依据他改编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支配三百年来中下层社会之人心,并随徽商流寓大半个中国,对徽剧、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而,许多典籍都记载了目连戏和郑之珍,但对郑之珍得籍贯都是注明新安人。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民俗文学学会名誉王席的赵景深还撰文,把他当成了歙县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给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提供资料,祁门县文化部门对地方戏曲情况进行调查,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姓村名代代相传郑之珍的故事,还发现了郑之珍位于清溪村西北乌株山圣堂坞的墓葬,规格雄伟,1989年5月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郑之珍女婿叶宗泰写的墓志铭,清晰地写明了郑之珍的生平,他是祁门县一个秀才,后人称他为高石公。
产生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祁门的郑氏原是“由歙迁祁”的缘故,但是,清溪郑氏,唐有始祖“选”迁居祁门,到郑之珍,族谱记载已经是祁门郑氏第二十六代孙了。
3 从小痴迷读书
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一套祁门清溪郑氏家乘,共四卷,卷二有叶宗泰为岳父郑之珍写的高石郑先生传,为人们呈现了较为完整的郑之珍生平。
郑之珍,字汝席,别号高石,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他的父亲郑云,是个喜爱读书的商人。郑之珍有五个弟弟,多是经商,惟郑之珍喜爱读书,过目不忘,17岁成为秀才。
清溪村村民至今还能讲一个故事:清溪村旁的杨梅洲,有一块石头,高约丈余,依山凸起,形若骏马,幼小的郑之珍常来这里,骑在石山看书,因为这里幽静,后人将它称作“高石公骑石马”后来每逢闰月,清溪村打目连,村人都要到“石马”前烧香祭祀一番,然后才回村开演目连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之珍从小痴迷读书。
4
科举道路上屡考不第
郑之珍博览群书,诗文俱佳,与同乡文人交往密切,比如,嘉靖丙辰(1556)科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的叶宗春为他的目连救母作过序。
与叶宗春等同乡命运不同的是,郑之珍科举道路上屡考不第,一直到4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小儿出生,他便彻底放弃科考念头,在祁门、石台一带山村,以教书授徒为业。
对于岳父高才不第的原因,叶宗泰在高石郑先生传说:“小试屡捷,大考则终坐,目病艰于书写”郑之珍眼睛有病是真实的,祁门一带还流传他艰难写剧本的故事,如果不是眼睛真有病,治学眼睛的郑之珍也不会让女婿这么去写。
但把科举不第完全归结为眼疾应该是一种委婉说辞,真实的原因应该如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所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游心于方外。”他正统的思想不为明代中后期昏庸的考官所识。
郑之珍没走上仕途,社会少了一个官吏,却多了一个剧作家,于郑之珍本人而言,他入仕济世的理想不能实现,甚至生活还得靠做生意的兄弟们的接济,但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
5改编戏文警醒世人
科举不第让郑之珍一直不能释怀,怎样才能实现自己以文济世的理想呢?只能走着书立说这条路了。
他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新的资本主义成分开始萌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商贸兴起,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精通戏曲的郑之珍在塾教之余,拿起笔来,据佛说盂兰盆经情节将徽州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揉和进去,洋洋洒洒编成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册100折,重申纲常,维护伦理,阐明是非,以此醒世。
目连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将民间流传的芜杂的目连戏进行成功整理改编的是明代剧作家郑之珍。然而,长期以来,郑之珍不为世人所知。
周玉冰陈明
1、郑之珍与目连戏
目连救母的故事见于许多佛经、佛书,流传到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西晋时高僧竺法护译的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唐代的民间说唱目连变文将目连故事中国化,在长期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成了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故事之一,北宋时期被搬上舞台,形成了目连戏。
几百年来,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一度广泛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然而,发展到明代,目连戏存在版本芜杂、没有完整的总体结构框架,这就要求目连戏要有完善的演出剧本,用以统一形制,规范演出。于是,目连戏集大成者郑之珍应运而生。
2 郑之珍籍贯之考
70多岁的叶养滋是徽州目连戏国家级传人,他介绍,自从郑之珍出现后,目连戏的演出基本上都是依据他改编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支配三百年来中下层社会之人心,并随徽商流寓大半个中国,对徽剧、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而,许多典籍都记载了目连戏和郑之珍,但对郑之珍得籍贯都是注明新安人。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民俗文学学会名誉王席的赵景深还撰文,把他当成了歙县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给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提供资料,祁门县文化部门对地方戏曲情况进行调查,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姓村名代代相传郑之珍的故事,还发现了郑之珍位于清溪村西北乌株山圣堂坞的墓葬,规格雄伟,1989年5月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郑之珍女婿叶宗泰写的墓志铭,清晰地写明了郑之珍的生平,他是祁门县一个秀才,后人称他为高石公。
产生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祁门的郑氏原是“由歙迁祁”的缘故,但是,清溪郑氏,唐有始祖“选”迁居祁门,到郑之珍,族谱记载已经是祁门郑氏第二十六代孙了。
3 从小痴迷读书
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一套祁门清溪郑氏家乘,共四卷,卷二有叶宗泰为岳父郑之珍写的高石郑先生传,为人们呈现了较为完整的郑之珍生平。
郑之珍,字汝席,别号高石,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他的父亲郑云,是个喜爱读书的商人。郑之珍有五个弟弟,多是经商,惟郑之珍喜爱读书,过目不忘,17岁成为秀才。
清溪村村民至今还能讲一个故事:清溪村旁的杨梅洲,有一块石头,高约丈余,依山凸起,形若骏马,幼小的郑之珍常来这里,骑在石山看书,因为这里幽静,后人将它称作“高石公骑石马”后来每逢闰月,清溪村打目连,村人都要到“石马”前烧香祭祀一番,然后才回村开演目连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之珍从小痴迷读书。
4
科举道路上屡考不第
郑之珍博览群书,诗文俱佳,与同乡文人交往密切,比如,嘉靖丙辰(1556)科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的叶宗春为他的目连救母作过序。
与叶宗春等同乡命运不同的是,郑之珍科举道路上屡考不第,一直到4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小儿出生,他便彻底放弃科考念头,在祁门、石台一带山村,以教书授徒为业。
对于岳父高才不第的原因,叶宗泰在高石郑先生传说:“小试屡捷,大考则终坐,目病艰于书写”郑之珍眼睛有病是真实的,祁门一带还流传他艰难写剧本的故事,如果不是眼睛真有病,治学眼睛的郑之珍也不会让女婿这么去写。
但把科举不第完全归结为眼疾应该是一种委婉说辞,真实的原因应该如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所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游心于方外。”他正统的思想不为明代中后期昏庸的考官所识。
郑之珍没走上仕途,社会少了一个官吏,却多了一个剧作家,于郑之珍本人而言,他入仕济世的理想不能实现,甚至生活还得靠做生意的兄弟们的接济,但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
5改编戏文警醒世人
科举不第让郑之珍一直不能释怀,怎样才能实现自己以文济世的理想呢?只能走着书立说这条路了。
他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新的资本主义成分开始萌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商贸兴起,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精通戏曲的郑之珍在塾教之余,拿起笔来,据佛说盂兰盆经情节将徽州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揉和进去,洋洋洒洒编成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册100折,重申纲常,维护伦理,阐明是非,以此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