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uduxsw.com,阿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愿意离开学校,不愿意离开我心爱的书本啊!整个晚上,我哭一阵想一阵,直到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父亲骑车出去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借钱,我和哥哥照旧去上学。一直到暑假后期,三姐出院回到了家中。
中学开学那天,哥哥卷起被褥跑去了县一中,我也背着书包,来到我就读的初中。那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校园,优美的环境自然天成:门前一条并不很宽的小河很静地流着,河南岸参差无秩序的柳树在农历七月的阳光下很翠很翠地绿着。这一切,无疑会给我今后的学习创设下最好不过的条件:在清晨,在黄昏,我可以携课本尽情徜徉其间。
当天的中午放学后,我就走进了这片柳林。而此时,这秀丽的景色反而加重了我的心绪,因为上午,就在这开学第一天的上午,我便挨了老师的训,原因是:我的书包里,除了一枝圆珠笔,便什么也没有了。上课的时候,同村来的述给我一本造句本。一上午下来,语文、数学、英语作业集于一本。上交时,面对老师的不解,我为难的哭了。是啊,除了流泪,我还能解释什么呢?连那六元钱的书费和学费都交不上,那里还有钱去买本子呢?
在以后的时光里,这片柳树林便成了我这个孤独女孩的避难所,每天中午,我都带着午饭到这里来吃,不说也知道,这是为了避开我那些同学,那些捎着在我看来当是节日美食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您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多么虚荣,十七岁的我的羸弱的心灵,已再难以承受任何的伤害,哪怕是个别同学的异样目光。我把我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对知识的渴求中,也不敢分神去领会别人的同情或者嘲讽。 第一学期结束了,当我登上领奖台,接受校长亲自颁发奖品——一枝精致的钢笔时,我也接受了全体师生惊讶的注视礼。是的,整整一个学期,我一直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几乎全部身子都被三姐换下来的明显不合体的大褂子遮盖着,有谁会注意我呢?
从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将不再是那个没有友谊的丑小鸭,还有,那些嘲笑过我的同学,也将成为我的好朋友,我也将成为老师最宠爱的学生!
放学后,我兴高采烈地跑回了家,想象着把这好消息告诉爹妈后,他们会有多么高兴!
一进门,小妹就告诉我,爹的好朋友张叔叔和婶婶来了。灶台上放着很大的一块肉,还有几条大鱼。小妹高兴地告诉我,那是张叔家送给我们过年的。我这才想起,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农村常说的过小年了。
午饭后,张叔和婶婶将走时,母亲把我叫进屋里,把我的手交到婶婶手里,说:“你张叔是队长,家里人口又少,等过了年,你就到婶婶家去吧!咱们家一年没有收成,饭都吃不上了,哪能再供给你上学?你叔肯供你,你就答应吧!”
母亲说到这里,难过地转过了头。我哭着喊了一声:“娘,我不去,娘!”
婶婶紧紧攥住了我的手安慰我,张叔也千保证万保证会好好待我,新衣服新鞋子尽着我穿。
我挣脱了婶婶的手,我知道我不能去。从以前大人们的谈话中我早就听出了,他们早就看中了我的勤快与温顺。在农村来说,他们之所以收养我,只不过是收养了一个廉价的儿媳妇。他们虽然是善良人家,但是他们的儿子小华学习并不怎么好。小华不能升学,我能继续上学吗?
但是我不去,又能怎样?这个家,显然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再供给两个孩子上学了!想到这儿,我伏在门框上绝望地痛哭起来。
三姐听到我的哭声,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显然,屋里发生的一切她都听到了。三姐一双泪眼望着张叔和婶婶,一双残瘸的腿慢慢地跪了下去:
“娘,就把妹妹留下吧!吃糠咽菜也是自己的家好。妹妹有灵气,不能不上学。婶,叔,求你们就给我找个婆家,能帮助我们的人家就行,高矮丑俊我都不管。是我连累了弟弟妹妹啊!”婶婶扶起三姐,很沉重的点了点头,母亲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
果然没有出正月,三姐就订婚了。有了三姐的“聘礼”我和哥哥,也得以继续上学。可是在一家人的心里。都有着把三姐卖了的痛啊!
到我上初中三年级时,三姐也已经出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我们兄妹四个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家人勤劳地耕种着责任田。我和哥哥,一到周末和假期,便下田帮助父母干活。这样不到两年,我们就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困境。我最最忘不了的,就是父亲在每一次收获后,脸上那美滋滋的神情:夏收时用手捧着那金灿灿的麦粒儿,秋收时看着一垛垛的花生,玉米——那是一种对粮食至上的虔诚啊!
我和哥哥,眼看就要毕业了——我升高中,哥哥升大学。这个学期,父母和俩小妹无论如何也不再让我们俩下田,让我们俩努力复习。
暑假后期,在同一天里,我和哥哥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被县一中录取,哥哥考入南开大学!
那天,父亲赶集卖了几袋子黄豆,买来酒菜,把我的老师们,也是哥哥的初中老师(可惜哥哥就读的高中离我们家较远,父亲无法相请),还有村里的几位对我们家帮助极大的乡亲,一一请到家中。那天,酒量不大的父亲是彻底醉了。客人们走后,他一阵哭一阵笑,我们知道,父亲那是高兴啊!
是啊,我们一家人,这几年,全部的希望都在我和哥哥身上。这双喜临门,怎么能不高兴呢?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进入大学的哥哥和进入高中的我,一直互相鼓励着努力学习。开阔了的视野使我俩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所以我俩一到假期,便教两个小妹学习。当初在小学就已经辍学的俩个小妹,几年后也读完职业学校,进厂当了工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三个姐姐家都逐渐脱离了黄土地而进了城,日子都已是翻天复地的变化。
现在,已经八十高龄,跟随儿女进城的父亲,看着儿女们都住上了楼房,偶尔高兴了总要饮几盅,酒后还总是要重复他一直也没有明白的问题:大集体时候,人口没有这会儿多,土地比这会儿多,可是就是没的吃;现在,人口多了,耕地少了,怎么粮食反而吃不完了呢?
母亲也就习惯地跟上一句:社会不一样了呗。
看着父亲和母亲的满足,我们心里也是知足的!
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是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悲剧,也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顽强品质。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的精神,在我们兄弟姐妹心中是永远的骄傲,是我们终生享用不完的一笔财富,乃至泽及我们的后代。
愿意离开学校,不愿意离开我心爱的书本啊!整个晚上,我哭一阵想一阵,直到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父亲骑车出去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借钱,我和哥哥照旧去上学。一直到暑假后期,三姐出院回到了家中。
中学开学那天,哥哥卷起被褥跑去了县一中,我也背着书包,来到我就读的初中。那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校园,优美的环境自然天成:门前一条并不很宽的小河很静地流着,河南岸参差无秩序的柳树在农历七月的阳光下很翠很翠地绿着。这一切,无疑会给我今后的学习创设下最好不过的条件:在清晨,在黄昏,我可以携课本尽情徜徉其间。
当天的中午放学后,我就走进了这片柳林。而此时,这秀丽的景色反而加重了我的心绪,因为上午,就在这开学第一天的上午,我便挨了老师的训,原因是:我的书包里,除了一枝圆珠笔,便什么也没有了。上课的时候,同村来的述给我一本造句本。一上午下来,语文、数学、英语作业集于一本。上交时,面对老师的不解,我为难的哭了。是啊,除了流泪,我还能解释什么呢?连那六元钱的书费和学费都交不上,那里还有钱去买本子呢?
在以后的时光里,这片柳树林便成了我这个孤独女孩的避难所,每天中午,我都带着午饭到这里来吃,不说也知道,这是为了避开我那些同学,那些捎着在我看来当是节日美食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您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多么虚荣,十七岁的我的羸弱的心灵,已再难以承受任何的伤害,哪怕是个别同学的异样目光。我把我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对知识的渴求中,也不敢分神去领会别人的同情或者嘲讽。 第一学期结束了,当我登上领奖台,接受校长亲自颁发奖品——一枝精致的钢笔时,我也接受了全体师生惊讶的注视礼。是的,整整一个学期,我一直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几乎全部身子都被三姐换下来的明显不合体的大褂子遮盖着,有谁会注意我呢?
从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将不再是那个没有友谊的丑小鸭,还有,那些嘲笑过我的同学,也将成为我的好朋友,我也将成为老师最宠爱的学生!
放学后,我兴高采烈地跑回了家,想象着把这好消息告诉爹妈后,他们会有多么高兴!
一进门,小妹就告诉我,爹的好朋友张叔叔和婶婶来了。灶台上放着很大的一块肉,还有几条大鱼。小妹高兴地告诉我,那是张叔家送给我们过年的。我这才想起,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农村常说的过小年了。
午饭后,张叔和婶婶将走时,母亲把我叫进屋里,把我的手交到婶婶手里,说:“你张叔是队长,家里人口又少,等过了年,你就到婶婶家去吧!咱们家一年没有收成,饭都吃不上了,哪能再供给你上学?你叔肯供你,你就答应吧!”
母亲说到这里,难过地转过了头。我哭着喊了一声:“娘,我不去,娘!”
婶婶紧紧攥住了我的手安慰我,张叔也千保证万保证会好好待我,新衣服新鞋子尽着我穿。
我挣脱了婶婶的手,我知道我不能去。从以前大人们的谈话中我早就听出了,他们早就看中了我的勤快与温顺。在农村来说,他们之所以收养我,只不过是收养了一个廉价的儿媳妇。他们虽然是善良人家,但是他们的儿子小华学习并不怎么好。小华不能升学,我能继续上学吗?
但是我不去,又能怎样?这个家,显然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再供给两个孩子上学了!想到这儿,我伏在门框上绝望地痛哭起来。
三姐听到我的哭声,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显然,屋里发生的一切她都听到了。三姐一双泪眼望着张叔和婶婶,一双残瘸的腿慢慢地跪了下去:
“娘,就把妹妹留下吧!吃糠咽菜也是自己的家好。妹妹有灵气,不能不上学。婶,叔,求你们就给我找个婆家,能帮助我们的人家就行,高矮丑俊我都不管。是我连累了弟弟妹妹啊!”婶婶扶起三姐,很沉重的点了点头,母亲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
果然没有出正月,三姐就订婚了。有了三姐的“聘礼”我和哥哥,也得以继续上学。可是在一家人的心里。都有着把三姐卖了的痛啊!
到我上初中三年级时,三姐也已经出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我们兄妹四个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家人勤劳地耕种着责任田。我和哥哥,一到周末和假期,便下田帮助父母干活。这样不到两年,我们就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困境。我最最忘不了的,就是父亲在每一次收获后,脸上那美滋滋的神情:夏收时用手捧着那金灿灿的麦粒儿,秋收时看着一垛垛的花生,玉米——那是一种对粮食至上的虔诚啊!
我和哥哥,眼看就要毕业了——我升高中,哥哥升大学。这个学期,父母和俩小妹无论如何也不再让我们俩下田,让我们俩努力复习。
暑假后期,在同一天里,我和哥哥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被县一中录取,哥哥考入南开大学!
那天,父亲赶集卖了几袋子黄豆,买来酒菜,把我的老师们,也是哥哥的初中老师(可惜哥哥就读的高中离我们家较远,父亲无法相请),还有村里的几位对我们家帮助极大的乡亲,一一请到家中。那天,酒量不大的父亲是彻底醉了。客人们走后,他一阵哭一阵笑,我们知道,父亲那是高兴啊!
是啊,我们一家人,这几年,全部的希望都在我和哥哥身上。这双喜临门,怎么能不高兴呢?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进入大学的哥哥和进入高中的我,一直互相鼓励着努力学习。开阔了的视野使我俩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所以我俩一到假期,便教两个小妹学习。当初在小学就已经辍学的俩个小妹,几年后也读完职业学校,进厂当了工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三个姐姐家都逐渐脱离了黄土地而进了城,日子都已是翻天复地的变化。
现在,已经八十高龄,跟随儿女进城的父亲,看着儿女们都住上了楼房,偶尔高兴了总要饮几盅,酒后还总是要重复他一直也没有明白的问题:大集体时候,人口没有这会儿多,土地比这会儿多,可是就是没的吃;现在,人口多了,耕地少了,怎么粮食反而吃不完了呢?
母亲也就习惯地跟上一句:社会不一样了呗。
看着父亲和母亲的满足,我们心里也是知足的!
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是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悲剧,也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顽强品质。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的精神,在我们兄弟姐妹心中是永远的骄傲,是我们终生享用不完的一笔财富,乃至泽及我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