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新苍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有交给统帅来统管,但又怕统帅将军队据为己有,威胁到自己,所以自宋明以来都是兵、将分离管理的,即将不统兵,只在战时统帅才统领帝王分配的军队去打仗。
如果想让一支军队只忠于统帅,而不忠于皇帝,那只有在赢得士卒人心的情况下,让他们绝对服从于统帅。苏敏考虑,现在新军营的低级军官都是葛济山庄的人,凭着自己在山庄办的那些好事,忠心是没问题的,只要假以时日,训练士卒,这支军队肯定是自己的最铁杆的核心力量。
新军营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时间已经到了道光十六年的腊月,都察院的事情已经堆积如山了。苏敏这天从上午一直忙到掌灯时分,总算把积压的公文处理一空,正伸着懒腰,准备叫厨子做些东西来吃,外面走进了两个人,苏敏定睛一看,是徐金书带了一个穿着庶吉士官服的人进来,来人大约二十**岁,身材不高,面貌不雅,三角眼,厚嘴唇,属于那种让人不喜欢看的那种类型,就是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显得与众不同。
徐金书进来后指着苏敏给来人介绍道:“这位就是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苏敏苏大人,是我宗学时候的同窗好友。”那人连忙跪倒行礼,伏地报名道:“下官新进御史曾国藩参见大人。”
“曾国藩!”苏敏心中一个激灵,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日后影响中国二十年历史的曾国藩,苏敏在笔记中曾经认真研究过这个人,今天就这样面对面了。苏敏来不及感慨,赶紧弯腰扶起曾国藩,说道:“曾大人不需多礼,快坐下说话。”
曾国藩看苏敏对他非常热情,紧张的心放松了,挑了张椅子坐在了苏敏的下首。落座后苏敏问道:“看样子,曾大人是引见了皇上,刚被分发到了我们都察院,徐金书你呢,过班引见了皇上没有?”
清官制,也是源于明代。翰林院庶吉士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官员,一般经过一年学习后,举行甄别考试,称为散馆,经过班引见皇上后,分发为官,成绩好的就授予翰林院修撰或编修,其余的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这时才算正式的大清朝官员,
徐金书解释道:“苏大人(为避嫌疑,在外人面前徐金书还是叫苏敏大人)您这两天忙新军营的事情去了,昨日我们就过班引见了皇上,曾兄被分发到都察院任御史,本来我是留在翰林院任修撰的,可我主动要求分发到下面任知县,皇上已经恩准了。”
徐金书的话音刚落,曾国藩在旁边称赞道:“徐兄真是不一般哪,翰林院的修撰是从六品,知县只是正七品,今天过班引见的时候,徐兄面奏皇上说,不愿去做虚的学问,要尽心竭力牧民一方,三年不大治,就挂靴辞官。啧啧,何其豪迈!”
徐金书被他夸的不好意思,也称赞曾国藩道:“苏大人你别小看了伯函兄,去年他会试的时候没有考好,只得了三甲四十二名,但殿试后却被破格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同进士入翰林,大清开国以来仅曾兄一人而已啊。”
苏敏拱手说道:“好,金书不谈了,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曾大人我也是一见如故,如同神交呀,既来了我们都察院,以后就在一起共事,看样子老兄比我大几岁,以后还要朝夕请教啊。”
曾国藩看着这位年轻的上官对自己如此热情,大出意外,忙离坐躬身行礼道:“大人客气了,您这两年来办的事情,件件轰动朝野,声名大震,道光朝文武百官谁不知道苏大人啊。大人如此抬举卑职,伯函实在愧不敢当,还望大人以后多多指教。”
徐金书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只有交给统帅来统管,但又怕统帅将军队据为己有,威胁到自己,所以自宋明以来都是兵、将分离管理的,即将不统兵,只在战时统帅才统领帝王分配的军队去打仗。
如果想让一支军队只忠于统帅,而不忠于皇帝,那只有在赢得士卒人心的情况下,让他们绝对服从于统帅。苏敏考虑,现在新军营的低级军官都是葛济山庄的人,凭着自己在山庄办的那些好事,忠心是没问题的,只要假以时日,训练士卒,这支军队肯定是自己的最铁杆的核心力量。
新军营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时间已经到了道光十六年的腊月,都察院的事情已经堆积如山了。苏敏这天从上午一直忙到掌灯时分,总算把积压的公文处理一空,正伸着懒腰,准备叫厨子做些东西来吃,外面走进了两个人,苏敏定睛一看,是徐金书带了一个穿着庶吉士官服的人进来,来人大约二十**岁,身材不高,面貌不雅,三角眼,厚嘴唇,属于那种让人不喜欢看的那种类型,就是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显得与众不同。
徐金书进来后指着苏敏给来人介绍道:“这位就是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苏敏苏大人,是我宗学时候的同窗好友。”那人连忙跪倒行礼,伏地报名道:“下官新进御史曾国藩参见大人。”
“曾国藩!”苏敏心中一个激灵,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日后影响中国二十年历史的曾国藩,苏敏在笔记中曾经认真研究过这个人,今天就这样面对面了。苏敏来不及感慨,赶紧弯腰扶起曾国藩,说道:“曾大人不需多礼,快坐下说话。”
曾国藩看苏敏对他非常热情,紧张的心放松了,挑了张椅子坐在了苏敏的下首。落座后苏敏问道:“看样子,曾大人是引见了皇上,刚被分发到了我们都察院,徐金书你呢,过班引见了皇上没有?”
清官制,也是源于明代。翰林院庶吉士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官员,一般经过一年学习后,举行甄别考试,称为散馆,经过班引见皇上后,分发为官,成绩好的就授予翰林院修撰或编修,其余的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这时才算正式的大清朝官员,
徐金书解释道:“苏大人(为避嫌疑,在外人面前徐金书还是叫苏敏大人)您这两天忙新军营的事情去了,昨日我们就过班引见了皇上,曾兄被分发到都察院任御史,本来我是留在翰林院任修撰的,可我主动要求分发到下面任知县,皇上已经恩准了。”
徐金书的话音刚落,曾国藩在旁边称赞道:“徐兄真是不一般哪,翰林院的修撰是从六品,知县只是正七品,今天过班引见的时候,徐兄面奏皇上说,不愿去做虚的学问,要尽心竭力牧民一方,三年不大治,就挂靴辞官。啧啧,何其豪迈!”
徐金书被他夸的不好意思,也称赞曾国藩道:“苏大人你别小看了伯函兄,去年他会试的时候没有考好,只得了三甲四十二名,但殿试后却被破格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同进士入翰林,大清开国以来仅曾兄一人而已啊。”
苏敏拱手说道:“好,金书不谈了,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曾大人我也是一见如故,如同神交呀,既来了我们都察院,以后就在一起共事,看样子老兄比我大几岁,以后还要朝夕请教啊。”
曾国藩看着这位年轻的上官对自己如此热情,大出意外,忙离坐躬身行礼道:“大人客气了,您这两年来办的事情,件件轰动朝野,声名大震,道光朝文武百官谁不知道苏大人啊。大人如此抬举卑职,伯函实在愧不敢当,还望大人以后多多指教。”
徐金书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