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uduxsw.com,大明惊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明景帝陵寝进行了整修。明景帝之女固安公主在英宗复辟后,降为郡主。成化时,固安郡主长成,明宪宗以阁臣奏,将其下嫁王宪,礼仪视公主,以故尚书蹇义赐第赐之。可见在明宪宗心中,既没有怀恨明景帝,也没有对景帝的后代采取任何报复的措施,相反还格外优待。
明英宗晚年,已自悔“夺门”之不当。明宪宗深察父皇之心,即位后,重新为夺门之变厘定是非,其中最大最得人心的事件便是为于谦平反昭雪。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监察御史赵敔首先上疏,请求为于谦及其家人雪冤,“死者赠官遣祭,存者复官”。明宪宗表示同意。于谦长子于冕本来被遣戍龙门,先是赦免回家,次年恢复官职,为府军前卫副千户。义子于康已死在辽东贬地。女婿朱骥则早在天顺年间便已被赦免,明宪宗命其重回锦衣卫任职,后朱骥一直做到锦衣卫最高长官。
除此之外,明宪宗还特意派使臣马璇代表自己到于谦墓前祭奠。祭文由翰林院代撰,内中道:“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恃,为权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复卿子官,遣人谕祭。呜呼,哀其死而表其生,一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
这篇以皇帝名义撰写的祭文打动了许多人,民间争相传诵。
另外一件比较得人心的事,是明宪宗罢免了锦衣卫长官门达。天顺时,明英宗重用门达,朝野为之侧目。明英宗病危之际,门达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暗中结纳太子身边的宦官王纶。王纶利欲熏心,暗中结纳外臣,与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密谋,打算等到太子即位后,让钱溥入阁,代替大学士李贤辅政。结果这件事被人揭发出来,明宪宗大怒,斩杀王纶,贬谪钱溥到广东顺德,门达贬谪贵州。但门达因为以前干的坏事不少,现在他倒了霉,旧账就都被翻了出来。言官上奏弹劾门达,于是门达被交付都察院会同九卿廷讯。右都御史李宾等人弹劾门达罪状:“忤其意者,过求细故,必加陷害。屡兴大狱,巧于锻练。别置狱舍,以鞠罪囚”,“又纵令子弟为奸利事,交通外人,多纳贿赂”。明宪宗命将门达处斩。门达后来遇赦,被发配广西南丹卫充军。其党羽多被谪戍或降调。
而在夺门之变中获罪或者遭石亨等人构陷贬谪的官员,在明宪宗一朝都得到了复职。比如原御史杨瑄、张鹏等因劾奏曹吉祥、石亨而被诬得罪,免官谪戍。宪宗恢复杨瑄、张鹏等原官,又任杨瑄为浙江按察副使,张鹏为福建按察使。
明宪宗即位后不久,命没收大宦官曹吉祥之地为宫中庄田。这就是明朝皇庄的来历。给事中齐庄上疏劝阻:“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与小民争利!”明宪宗不理。从此,勋戚、中贵之家,多夺民地为庄田。
明宪宗即位之初任用李贤为相,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曾比较清明,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明宪宗钟爱的万贵妃开始涉政。万贵妃即为前面所提到的万贞儿。明宪宗即位后,心中唯恋着万贞儿一人。此时万贞儿已经三十五岁。明宪宗不忘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也不因她比自己年长十七岁、颜色渐衰而嫌弃。照他心思,想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但万贞儿年龄比皇帝大十七岁,又是微贱的宫女,想坐上皇后宝座,几乎是做梦。迫于礼制,明宪宗只能纳万贞儿为才人,属于等级较低的嫔妃。成化二年(1466年),万贞儿生皇长子,进为贵妃。此后宫中诸事,亦多由万贞儿操持。更为少有的是,明宪宗在位二十三年,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成为历史上罕见的奇事。
万贞儿丰艳有肌,肥美似唐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每每明宪宗出游,万贞儿必戎服佩剑,侍立左右,颇有英气。明宪宗顾之辄为色飞,越看越爱。后人曾经引用史籍云:“妺喜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说是桀的宠妃喜喜欢穿男子的衣服,所以桀才灭亡。而万贞儿好穿男子服装,也为成化朝带来了灾难。但明宪宗之所以痴恋万贞儿一生,最重要的是在他被废太子位后最艰难的时候,万贞儿一直在他身边,给了他许多心灵上的安慰。
明宪宗初即帝位时,两宫太后为替新皇帝选择皇后人选颇费了一番心思。她们在明英宗生前亲自替儿子选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认真挑选,选了王、吴、柏三人留住宫中,慢慢考察。后实在难分高下,明宪宗生母周太后便命司礼监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牛玉道:“先帝在时曾属意吴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当,分不出谁更美丽端庄,比较起来,似是吴女更为贤淑。”
周太后便做主替朱见深择定吴氏为皇后。因为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钱太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谁知大婚之后,皇帝新郎并不贪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万贞儿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而万贞儿仗着明宪宗的宠幸,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她每次谒见吴皇后时,总是板着脸,甚至故意拿架子,这使吴皇后非常生气,起先碍着明宪宗的面子还隐忍着,到后来实在忍耐不住,有一次惹得吴皇后性起,命宫人将万贞儿拖倒在地,亲自取过杖来打了她几下。
万贞儿找到明宪宗,哭闹不休。明宪宗大怒,要去找皇后评理。万贞儿是个有心机之人,又故意拦住明宪宗不让去闹,说道:“妾已年长色衰,不及皇后玉女天成,还请陛下命妾出宫,以免皇后生气,妾也省得受那杖刑了!”
明宪宗大怒,立即去见两宫太后,说吴皇后举动轻佻,不守礼法,不堪居六宫之首,定要废去。钱太后不便说什么。周太后劝阻道:“册后才一月便要废去,岂不惹人笑话?”
明宪宗坚持要废,周太后溺爱儿子,只得由着他。于是,一道废后诏书下达,命吴氏退居别宫,还将主张选吴氏为后的司礼监牛玉罚往孝陵种菜。在平定曹吉祥叛变中立有首功的孙镗因为是牛玉的姻亲,也被免职赋闲。
万贞儿尚觊觎皇后之位,要皇帝丈夫替她去向太后说情。但周太后嫌万贞儿年纪太大,且出身微贱,始终不肯应允。
过了两个月,周太后下旨,命明宪宗册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生性软弱怕事,知道皇帝宠幸万贞儿,自己更不是万贞儿的对手,只得处处谦虚忍让,做个傀儡皇后。史书记载,王皇后“终其身不得十幸”,然亦无所嫉妒。
成化二年(1466年),万贞儿生下皇长子。明宪宗大喜,立即进她为贵妃,又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川诸神。谁知偏偏天不从人愿,未等满月这位龙子竟是短命夭折,万贞儿也从此不再有娠,但是夺取皇后之位的野心并未放弃。她就十分妒恨妃嫔们生子,如知道哪个妃嫔怀胎,她就千方百计逼令喝药打胎。迫于万贵妃在宫中的权势,妃嫔们只有含泪服从。几年过去,明宪宗一直没有子嗣。但他并不知道是他的爱妃万贞儿在中间捣鬼。宫廷内外、朝野上下为之忧心,明宪宗也为之愁眉不展。
成化五年(1469年),柏贤妃生下一个皇子。明宪宗高兴非凡,大事庆贺,取名祐极。第二年二月,皇子祐极突然生起病来,一天一夜后竟夭折了。宫人觉得太子病得奇怪,偷偷查访,发现是万贞儿派人毒死了太子。但是,谁也不敢去告发。
一天,明宪宗偶尔到内藏观书,与管藏书的瑶族女子纪氏发生关系。不久后纪氏怀了身孕,万贞儿得知后,令心腹侍婢去给纪氏喝打胎药。那侍婢颇有良心,回来告诉万贞儿说纪氏只是得了肚子胀,并不是怀孕。万贞儿半信半疑。
纪氏怀胎十月后,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儿。她知道万贞儿的势力,忍痛将孩子交给太监张敏,让他抱出去将孩子淹死。张敏惊叹道:“皇上还没有子嗣,怎么能轻弃骨血?”于是将孩子藏起来,暗中哺养。明宪宗废掉的皇后吴氏知道了消息,也帮忙养育孩子。
朝廷对皇帝没有后嗣深为关切。大臣们纷纷上奏,力请明宪宗疏远万贵妃,以便与宫中的其他嫔妃生育子女。虽然万贞儿早已经年老色衰,但明宪宗对万贞儿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对这种请求,皇帝的答复是:“此乃朕之私事。”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某日,明宪宗召太监张敏帮他梳头发,揽镜自照,突然看见头上已经有不少白发,不觉发愁地叹道:“老将至了,尚无子嗣,何以为情?”张敏鼓起勇气道:“万岁已有子了。”明宪宗愕然道:“朕子已亡,哪里还有子嗣?”
张敏这才说了纪氏生子的经过。明宪宗听说后大喜,立即派遣张敏去迎接皇子。纪氏抱着儿子大哭:“今日我儿一去,我恐怕性命难保!”
明宪宗见到儿子已经六岁,大喜过望,取名为朱祐樘,立为太子,又册封纪氏为淑妃。朝廷上下欢天喜地,唯独万贞儿不高兴。不久后,纪妃暴死,谁也不敢过问。明宪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张敏见纪妃被万贞儿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朱祐樘被周太后接入宫中,严密保护,总算得以安全长大。
万贞儿挟恨在胸,渐渐得了肝病。成化二十三年(1488年),年近七十岁的万贞儿因小事发怒,鞭打一宫女,突然气咽痰涌,暴毙身亡。明宪宗得到消息,忧伤地道:“万侍长去了,朕亦将去矣。”可见皇帝对万贞儿依然情深一片。数月后,明宪宗果然因悲伤过度去世。
明宪宗崩后,身世奇特的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十八岁,是为明孝宗,年号弘治,又称弘治皇帝。而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然是千疮百孔了。
(全文完)
***
[1]程敏政出身名门,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还是英宗朱祁镇后期所倚重的名臣李贤的女婿,十岁就被称为“神童”。英宗听说了他的大名后,召他应对。小小年纪的程敏政毫不畏惧,对答得体。英宗大喜,让他进翰林院读书。李贤打算招程敏政为婿,便设宴招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个对子让他对:“因荷(何)而得藕(偶)。”李贤这样做,一是为了考考程敏政的学问和智力,二是为了探探他对婚事的意见。程敏政当即猜测到了李贤的意思,随口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一时传为佳话。程敏政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当时天下著名的三翰林,学问渊博称程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在文学史上创造了自称宗法杜甫而追求格律声调的茶陵诗派),性情纯真称陈音,三人均名冠一时。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举,程敏政以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身份,与李东阳共同主持会试。考生中有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即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十六岁以第一名中秀才。弘治十一年(1498年)参加在陪都南京举行的应天府乡试,又以第一名考取举人。时人都认为唐寅是天下奇才,一定会连中三元。甚至远在北京的程敏政读了他的文章,也称赞不已,期望能早日见到这位年轻才俊。唐寅赴北京会试时,结识了富家举子徐经(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高祖)。到北京后,程敏政书童假通关节向应试者索取贿赂,暗中倒卖试题。徐经花重金买到试题,预先做好了文章,也将试题之事告诉了好友唐寅。不久,谏官华昶等人揭发此事,程敏政、徐经、唐寅都被下狱,饱受皮肉之苦。毫不知情的程敏政出狱后不久便忧愤而死。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傅瀚(当时的礼部右侍郎)想要得到程敏政的主考官位置,跟谏官华昶和程敏政书童一起设好的圈套,徐经和唐寅不过是其中的棋子而已。唐寅经吴宽保举出狱,但前途尽毁,后来发往浙江为吏,“耻不就,居家益放浪”。妻子改嫁他人,甚至家人也不谅解他。唐寅只得迁居于桃花坞,自号桃花庵主,并效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远游闽、浙诸山,湘、赣诸水,以鬻文卖画度日。在此期间,宁王朱宸濠曾重金相聘。唐寅察其有异志,于是“佯狂使酒,露其丑秽”,使朱宸濠吃他不消,最后放他走路。唐寅后来一直靠卖字画为生,贫困潦倒,为人则更加狂放戏谑,不拘礼法。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那人不满意,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才好。唐寅就重新写了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才十分高兴地告别而去。在程敏政唐寅案未发前,明孝宗朱祐樘在宫中饮宴。一个优人扮成个卖猪蹄的,用盘子端了熟猪蹄,边走边叫:“卖蹄啊!”另一个上前去买,先问价钱。卖蹄的答道:“一千两一个!”买的人惊道:“怎么这么贵?”卖的答道:“我这是‘熟蹄(题)’,并非‘生蹄(题)’。”暗喻京师有人向举人们卖会考试题。明孝宗听到,居然毫不醒悟。
[2]长洲:即吴县,今江苏苏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后历为吴郡、吴州、苏州、平江府、苏州府治所。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年划出城区建苏州市。1995年6月撤销吴县,设吴县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3]同邑:今福建厦门。
[4]王竑被贬半年后,明英宗朱祁镇偶尔翻阅到王竑的旧奏折,见通篇都是忠言良策,略有感悟,遂恩准王竑回籍。王竑历经风波,感慨万千,赋诗“十年不见凤凰山,今喜承恩得暂还”,以表心情。天顺五年(1461年),边疆兵事又起,朝中无人可用,英宗急召王竑赴京参赞军务,事平后授副都御史,仍督漕运。王竑至徐淮到任时,老幼迎拜,欢声动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升王竑为兵部尚书。王竑深感朝廷积习难除,自己无回天之力,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可以行矣。”遂五上奏章,称病辞官归乡。王竑辞官居家二十三年,宪宗多次下诏令其出仕,均被王竑婉辞。
[5]明人陆釴则在《病逸漫记》中记述说:“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清朝时,乾隆皇帝为景帝朱祁钰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人为致死。
[6]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有十六个皇帝,昌平只有十三陵。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自然也没有资格葬入皇陵,景帝被葬在西山,成为明朝三个没有入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之一。一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朱见深不计前嫌,以其叔叔朱祁钰“戡乱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改谥号为“恭定景皇帝”,接着命有司修缮陵寝,其祭飨与诸皇陵享受同等待遇。嘉靖一朝,金山的景帝陵又有所修缮,还将原来的绿瓦统一换成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但景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景帝原来在皇陵的寿陵,后来也派上了用场——因为明光宗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暴死,来不及修建寿陵,便将就用景帝原来的寿陵,即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7]此孙镗即是在北京保卫战中,率五百明军击退瓦剌军、在西直门外被明军拒入、不得不在城下与瓦剌血战的人。后因贿赂大宦官金英,被人揭发出来,论罪当斩,景帝念他多有军功,特别恩典宽恕。又,嘉靖一朝还有个孙镗,武艺矫绝超群,所带双刀,人不能举,是松江一带的抗倭名将,倭寇闻名丧胆。孙镗因每战必捷,渐生轻敌之心。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一股倭寇结聚在松江府境西部烧杀淫掠,又乘船渡泖湖,意欲袭攻府城。孙镗得知后,即与部下数人,乘马飞奔,突入敌后。鏖战竟日,箭尽弦绝,而后援不至,不得不撤退。回至石湖桥,半渡,寇船伏兵四起,孙镗落水,因不会游泳,被倭寇用长矛刺进腹部而死。后朝廷封赠为光禄丞,松江民建祠以祀。
[8]徐有贞真迹《有竹居歌》现藏上海博物馆。
[9]通州:今北京。
[10]石亨和曹吉祥相继被杀后,英宗感慨地对大学士李贤道:“岳正曾经主张要诛除这两个奸贼(指石亨和曹吉祥)。”李贤趁机对英宗说:“岳正家有老母,请陛下把他放归老家吧。”英宗顺势将岳正赦免。岳正回到老家通州,做了一个平民百姓。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召岳正复原官,并且作经筵讲官,负责教皇帝读书,纂修《英宗实录》。岳正还朝后,自以为应当大用,不想内阁大学士李贤却安排他当南京任国子监祭酒,掌管办学事。岳正对此很不高兴。有人便趁机兴风作浪,伪冒岳正的名字写了一封弹劾李贤的奏疏。李贤不明所以,对岳正衔怨在心。不久,岳正被贬为兴化知府,后致仕还乡。岳正没有儿子,女婿却都是名臣,大学士李东阳(孝宗、武宗两朝阁臣)和御史李经都是他的女婿。
[11]石亨府宅所在街道,曾叫石大人胡同,现为外交部街。
千古英雄共一心
——大明惊变大事编年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罪诛左丞相胡惟庸,取消中书省,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属官,唯存中书舍人,以政归六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锦衣卫正式成立,设指挥使一人,秩从三品。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属有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銮舆、驯马七司,秩皆正六品。设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因有罪官民,多不尽由三法司,其重者辄令收系锦衣卫狱。治狱之人多非法凌虐,朱元璋令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理,诏内外狱皆归三法司,罢锦衣狱。明成祖朱棣时复置,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死,立朱标第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二十七日午时,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太平里(今浙江杭州祠堂巷)。闰五月初十日,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同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为明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建文皇帝。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当朱允炆准备削夺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权位时,朱棣公开反叛,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由此揭开了明朝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
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明景帝陵寝进行了整修。明景帝之女固安公主在英宗复辟后,降为郡主。成化时,固安郡主长成,明宪宗以阁臣奏,将其下嫁王宪,礼仪视公主,以故尚书蹇义赐第赐之。可见在明宪宗心中,既没有怀恨明景帝,也没有对景帝的后代采取任何报复的措施,相反还格外优待。
明英宗晚年,已自悔“夺门”之不当。明宪宗深察父皇之心,即位后,重新为夺门之变厘定是非,其中最大最得人心的事件便是为于谦平反昭雪。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监察御史赵敔首先上疏,请求为于谦及其家人雪冤,“死者赠官遣祭,存者复官”。明宪宗表示同意。于谦长子于冕本来被遣戍龙门,先是赦免回家,次年恢复官职,为府军前卫副千户。义子于康已死在辽东贬地。女婿朱骥则早在天顺年间便已被赦免,明宪宗命其重回锦衣卫任职,后朱骥一直做到锦衣卫最高长官。
除此之外,明宪宗还特意派使臣马璇代表自己到于谦墓前祭奠。祭文由翰林院代撰,内中道:“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恃,为权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复卿子官,遣人谕祭。呜呼,哀其死而表其生,一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
这篇以皇帝名义撰写的祭文打动了许多人,民间争相传诵。
另外一件比较得人心的事,是明宪宗罢免了锦衣卫长官门达。天顺时,明英宗重用门达,朝野为之侧目。明英宗病危之际,门达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暗中结纳太子身边的宦官王纶。王纶利欲熏心,暗中结纳外臣,与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密谋,打算等到太子即位后,让钱溥入阁,代替大学士李贤辅政。结果这件事被人揭发出来,明宪宗大怒,斩杀王纶,贬谪钱溥到广东顺德,门达贬谪贵州。但门达因为以前干的坏事不少,现在他倒了霉,旧账就都被翻了出来。言官上奏弹劾门达,于是门达被交付都察院会同九卿廷讯。右都御史李宾等人弹劾门达罪状:“忤其意者,过求细故,必加陷害。屡兴大狱,巧于锻练。别置狱舍,以鞠罪囚”,“又纵令子弟为奸利事,交通外人,多纳贿赂”。明宪宗命将门达处斩。门达后来遇赦,被发配广西南丹卫充军。其党羽多被谪戍或降调。
而在夺门之变中获罪或者遭石亨等人构陷贬谪的官员,在明宪宗一朝都得到了复职。比如原御史杨瑄、张鹏等因劾奏曹吉祥、石亨而被诬得罪,免官谪戍。宪宗恢复杨瑄、张鹏等原官,又任杨瑄为浙江按察副使,张鹏为福建按察使。
明宪宗即位后不久,命没收大宦官曹吉祥之地为宫中庄田。这就是明朝皇庄的来历。给事中齐庄上疏劝阻:“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与小民争利!”明宪宗不理。从此,勋戚、中贵之家,多夺民地为庄田。
明宪宗即位之初任用李贤为相,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曾比较清明,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明宪宗钟爱的万贵妃开始涉政。万贵妃即为前面所提到的万贞儿。明宪宗即位后,心中唯恋着万贞儿一人。此时万贞儿已经三十五岁。明宪宗不忘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也不因她比自己年长十七岁、颜色渐衰而嫌弃。照他心思,想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但万贞儿年龄比皇帝大十七岁,又是微贱的宫女,想坐上皇后宝座,几乎是做梦。迫于礼制,明宪宗只能纳万贞儿为才人,属于等级较低的嫔妃。成化二年(1466年),万贞儿生皇长子,进为贵妃。此后宫中诸事,亦多由万贞儿操持。更为少有的是,明宪宗在位二十三年,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成为历史上罕见的奇事。
万贞儿丰艳有肌,肥美似唐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每每明宪宗出游,万贞儿必戎服佩剑,侍立左右,颇有英气。明宪宗顾之辄为色飞,越看越爱。后人曾经引用史籍云:“妺喜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说是桀的宠妃喜喜欢穿男子的衣服,所以桀才灭亡。而万贞儿好穿男子服装,也为成化朝带来了灾难。但明宪宗之所以痴恋万贞儿一生,最重要的是在他被废太子位后最艰难的时候,万贞儿一直在他身边,给了他许多心灵上的安慰。
明宪宗初即帝位时,两宫太后为替新皇帝选择皇后人选颇费了一番心思。她们在明英宗生前亲自替儿子选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认真挑选,选了王、吴、柏三人留住宫中,慢慢考察。后实在难分高下,明宪宗生母周太后便命司礼监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牛玉道:“先帝在时曾属意吴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当,分不出谁更美丽端庄,比较起来,似是吴女更为贤淑。”
周太后便做主替朱见深择定吴氏为皇后。因为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钱太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谁知大婚之后,皇帝新郎并不贪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万贞儿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而万贞儿仗着明宪宗的宠幸,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她每次谒见吴皇后时,总是板着脸,甚至故意拿架子,这使吴皇后非常生气,起先碍着明宪宗的面子还隐忍着,到后来实在忍耐不住,有一次惹得吴皇后性起,命宫人将万贞儿拖倒在地,亲自取过杖来打了她几下。
万贞儿找到明宪宗,哭闹不休。明宪宗大怒,要去找皇后评理。万贞儿是个有心机之人,又故意拦住明宪宗不让去闹,说道:“妾已年长色衰,不及皇后玉女天成,还请陛下命妾出宫,以免皇后生气,妾也省得受那杖刑了!”
明宪宗大怒,立即去见两宫太后,说吴皇后举动轻佻,不守礼法,不堪居六宫之首,定要废去。钱太后不便说什么。周太后劝阻道:“册后才一月便要废去,岂不惹人笑话?”
明宪宗坚持要废,周太后溺爱儿子,只得由着他。于是,一道废后诏书下达,命吴氏退居别宫,还将主张选吴氏为后的司礼监牛玉罚往孝陵种菜。在平定曹吉祥叛变中立有首功的孙镗因为是牛玉的姻亲,也被免职赋闲。
万贞儿尚觊觎皇后之位,要皇帝丈夫替她去向太后说情。但周太后嫌万贞儿年纪太大,且出身微贱,始终不肯应允。
过了两个月,周太后下旨,命明宪宗册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生性软弱怕事,知道皇帝宠幸万贞儿,自己更不是万贞儿的对手,只得处处谦虚忍让,做个傀儡皇后。史书记载,王皇后“终其身不得十幸”,然亦无所嫉妒。
成化二年(1466年),万贞儿生下皇长子。明宪宗大喜,立即进她为贵妃,又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川诸神。谁知偏偏天不从人愿,未等满月这位龙子竟是短命夭折,万贞儿也从此不再有娠,但是夺取皇后之位的野心并未放弃。她就十分妒恨妃嫔们生子,如知道哪个妃嫔怀胎,她就千方百计逼令喝药打胎。迫于万贵妃在宫中的权势,妃嫔们只有含泪服从。几年过去,明宪宗一直没有子嗣。但他并不知道是他的爱妃万贞儿在中间捣鬼。宫廷内外、朝野上下为之忧心,明宪宗也为之愁眉不展。
成化五年(1469年),柏贤妃生下一个皇子。明宪宗高兴非凡,大事庆贺,取名祐极。第二年二月,皇子祐极突然生起病来,一天一夜后竟夭折了。宫人觉得太子病得奇怪,偷偷查访,发现是万贞儿派人毒死了太子。但是,谁也不敢去告发。
一天,明宪宗偶尔到内藏观书,与管藏书的瑶族女子纪氏发生关系。不久后纪氏怀了身孕,万贞儿得知后,令心腹侍婢去给纪氏喝打胎药。那侍婢颇有良心,回来告诉万贞儿说纪氏只是得了肚子胀,并不是怀孕。万贞儿半信半疑。
纪氏怀胎十月后,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儿。她知道万贞儿的势力,忍痛将孩子交给太监张敏,让他抱出去将孩子淹死。张敏惊叹道:“皇上还没有子嗣,怎么能轻弃骨血?”于是将孩子藏起来,暗中哺养。明宪宗废掉的皇后吴氏知道了消息,也帮忙养育孩子。
朝廷对皇帝没有后嗣深为关切。大臣们纷纷上奏,力请明宪宗疏远万贵妃,以便与宫中的其他嫔妃生育子女。虽然万贞儿早已经年老色衰,但明宪宗对万贞儿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对这种请求,皇帝的答复是:“此乃朕之私事。”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某日,明宪宗召太监张敏帮他梳头发,揽镜自照,突然看见头上已经有不少白发,不觉发愁地叹道:“老将至了,尚无子嗣,何以为情?”张敏鼓起勇气道:“万岁已有子了。”明宪宗愕然道:“朕子已亡,哪里还有子嗣?”
张敏这才说了纪氏生子的经过。明宪宗听说后大喜,立即派遣张敏去迎接皇子。纪氏抱着儿子大哭:“今日我儿一去,我恐怕性命难保!”
明宪宗见到儿子已经六岁,大喜过望,取名为朱祐樘,立为太子,又册封纪氏为淑妃。朝廷上下欢天喜地,唯独万贞儿不高兴。不久后,纪妃暴死,谁也不敢过问。明宪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张敏见纪妃被万贞儿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朱祐樘被周太后接入宫中,严密保护,总算得以安全长大。
万贞儿挟恨在胸,渐渐得了肝病。成化二十三年(1488年),年近七十岁的万贞儿因小事发怒,鞭打一宫女,突然气咽痰涌,暴毙身亡。明宪宗得到消息,忧伤地道:“万侍长去了,朕亦将去矣。”可见皇帝对万贞儿依然情深一片。数月后,明宪宗果然因悲伤过度去世。
明宪宗崩后,身世奇特的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十八岁,是为明孝宗,年号弘治,又称弘治皇帝。而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然是千疮百孔了。
(全文完)
***
[1]程敏政出身名门,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还是英宗朱祁镇后期所倚重的名臣李贤的女婿,十岁就被称为“神童”。英宗听说了他的大名后,召他应对。小小年纪的程敏政毫不畏惧,对答得体。英宗大喜,让他进翰林院读书。李贤打算招程敏政为婿,便设宴招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个对子让他对:“因荷(何)而得藕(偶)。”李贤这样做,一是为了考考程敏政的学问和智力,二是为了探探他对婚事的意见。程敏政当即猜测到了李贤的意思,随口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一时传为佳话。程敏政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当时天下著名的三翰林,学问渊博称程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在文学史上创造了自称宗法杜甫而追求格律声调的茶陵诗派),性情纯真称陈音,三人均名冠一时。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举,程敏政以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身份,与李东阳共同主持会试。考生中有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即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十六岁以第一名中秀才。弘治十一年(1498年)参加在陪都南京举行的应天府乡试,又以第一名考取举人。时人都认为唐寅是天下奇才,一定会连中三元。甚至远在北京的程敏政读了他的文章,也称赞不已,期望能早日见到这位年轻才俊。唐寅赴北京会试时,结识了富家举子徐经(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高祖)。到北京后,程敏政书童假通关节向应试者索取贿赂,暗中倒卖试题。徐经花重金买到试题,预先做好了文章,也将试题之事告诉了好友唐寅。不久,谏官华昶等人揭发此事,程敏政、徐经、唐寅都被下狱,饱受皮肉之苦。毫不知情的程敏政出狱后不久便忧愤而死。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傅瀚(当时的礼部右侍郎)想要得到程敏政的主考官位置,跟谏官华昶和程敏政书童一起设好的圈套,徐经和唐寅不过是其中的棋子而已。唐寅经吴宽保举出狱,但前途尽毁,后来发往浙江为吏,“耻不就,居家益放浪”。妻子改嫁他人,甚至家人也不谅解他。唐寅只得迁居于桃花坞,自号桃花庵主,并效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远游闽、浙诸山,湘、赣诸水,以鬻文卖画度日。在此期间,宁王朱宸濠曾重金相聘。唐寅察其有异志,于是“佯狂使酒,露其丑秽”,使朱宸濠吃他不消,最后放他走路。唐寅后来一直靠卖字画为生,贫困潦倒,为人则更加狂放戏谑,不拘礼法。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那人不满意,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才好。唐寅就重新写了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才十分高兴地告别而去。在程敏政唐寅案未发前,明孝宗朱祐樘在宫中饮宴。一个优人扮成个卖猪蹄的,用盘子端了熟猪蹄,边走边叫:“卖蹄啊!”另一个上前去买,先问价钱。卖蹄的答道:“一千两一个!”买的人惊道:“怎么这么贵?”卖的答道:“我这是‘熟蹄(题)’,并非‘生蹄(题)’。”暗喻京师有人向举人们卖会考试题。明孝宗听到,居然毫不醒悟。
[2]长洲:即吴县,今江苏苏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后历为吴郡、吴州、苏州、平江府、苏州府治所。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年划出城区建苏州市。1995年6月撤销吴县,设吴县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3]同邑:今福建厦门。
[4]王竑被贬半年后,明英宗朱祁镇偶尔翻阅到王竑的旧奏折,见通篇都是忠言良策,略有感悟,遂恩准王竑回籍。王竑历经风波,感慨万千,赋诗“十年不见凤凰山,今喜承恩得暂还”,以表心情。天顺五年(1461年),边疆兵事又起,朝中无人可用,英宗急召王竑赴京参赞军务,事平后授副都御史,仍督漕运。王竑至徐淮到任时,老幼迎拜,欢声动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升王竑为兵部尚书。王竑深感朝廷积习难除,自己无回天之力,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可以行矣。”遂五上奏章,称病辞官归乡。王竑辞官居家二十三年,宪宗多次下诏令其出仕,均被王竑婉辞。
[5]明人陆釴则在《病逸漫记》中记述说:“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清朝时,乾隆皇帝为景帝朱祁钰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人为致死。
[6]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有十六个皇帝,昌平只有十三陵。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自然也没有资格葬入皇陵,景帝被葬在西山,成为明朝三个没有入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之一。一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朱见深不计前嫌,以其叔叔朱祁钰“戡乱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改谥号为“恭定景皇帝”,接着命有司修缮陵寝,其祭飨与诸皇陵享受同等待遇。嘉靖一朝,金山的景帝陵又有所修缮,还将原来的绿瓦统一换成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但景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景帝原来在皇陵的寿陵,后来也派上了用场——因为明光宗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暴死,来不及修建寿陵,便将就用景帝原来的寿陵,即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7]此孙镗即是在北京保卫战中,率五百明军击退瓦剌军、在西直门外被明军拒入、不得不在城下与瓦剌血战的人。后因贿赂大宦官金英,被人揭发出来,论罪当斩,景帝念他多有军功,特别恩典宽恕。又,嘉靖一朝还有个孙镗,武艺矫绝超群,所带双刀,人不能举,是松江一带的抗倭名将,倭寇闻名丧胆。孙镗因每战必捷,渐生轻敌之心。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一股倭寇结聚在松江府境西部烧杀淫掠,又乘船渡泖湖,意欲袭攻府城。孙镗得知后,即与部下数人,乘马飞奔,突入敌后。鏖战竟日,箭尽弦绝,而后援不至,不得不撤退。回至石湖桥,半渡,寇船伏兵四起,孙镗落水,因不会游泳,被倭寇用长矛刺进腹部而死。后朝廷封赠为光禄丞,松江民建祠以祀。
[8]徐有贞真迹《有竹居歌》现藏上海博物馆。
[9]通州:今北京。
[10]石亨和曹吉祥相继被杀后,英宗感慨地对大学士李贤道:“岳正曾经主张要诛除这两个奸贼(指石亨和曹吉祥)。”李贤趁机对英宗说:“岳正家有老母,请陛下把他放归老家吧。”英宗顺势将岳正赦免。岳正回到老家通州,做了一个平民百姓。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召岳正复原官,并且作经筵讲官,负责教皇帝读书,纂修《英宗实录》。岳正还朝后,自以为应当大用,不想内阁大学士李贤却安排他当南京任国子监祭酒,掌管办学事。岳正对此很不高兴。有人便趁机兴风作浪,伪冒岳正的名字写了一封弹劾李贤的奏疏。李贤不明所以,对岳正衔怨在心。不久,岳正被贬为兴化知府,后致仕还乡。岳正没有儿子,女婿却都是名臣,大学士李东阳(孝宗、武宗两朝阁臣)和御史李经都是他的女婿。
[11]石亨府宅所在街道,曾叫石大人胡同,现为外交部街。
千古英雄共一心
——大明惊变大事编年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罪诛左丞相胡惟庸,取消中书省,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属官,唯存中书舍人,以政归六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锦衣卫正式成立,设指挥使一人,秩从三品。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属有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銮舆、驯马七司,秩皆正六品。设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因有罪官民,多不尽由三法司,其重者辄令收系锦衣卫狱。治狱之人多非法凌虐,朱元璋令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理,诏内外狱皆归三法司,罢锦衣狱。明成祖朱棣时复置,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死,立朱标第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二十七日午时,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太平里(今浙江杭州祠堂巷)。闰五月初十日,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同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为明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建文皇帝。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当朱允炆准备削夺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权位时,朱棣公开反叛,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由此揭开了明朝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