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uduxsw.com,火热的年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作霖和吴俊升驻足不肯向前,就是看到了革命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在1000-500米这个距离内屠杀着北洋军二镇三协四标。这确实是一场屠杀,北洋军还没有学会卧倒避弹的技能,依旧按照操典上的要求奔跑着。以步枪对射为基础编制的操典注明,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应当加快前进,直接冲到敌军的面前,迫使敌军无法向你射击。
在数千次训练下,把操典印入骨髓的北洋将士,压制着自己的恐惧向前快速奔跑,想要尽快跑完最后的这几百米。不过人的体能还不及一匹马,连骑兵都无法突破马克沁重机枪组织起来的死亡之网,人又怎么能够打破这个奇迹。
当王占元这边反应过来,下令鸣金收兵的时候,第四标已经剩下不到1队人了,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就算北洋第二镇是北洋精锐中的精锐,也一样承受不了这样的伤亡,恐惧已经开始在军中蔓延了。事实上除了北洋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外,底层官兵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哪怕北洋军的士兵们再怎么不关心时事,也能从街头巷尾的谈论中知道,革命党人起来闹事,一是因为朝廷出尔反尔要收回铁路卖给洋人;二是满人再一次欺骗了天下人,不禁没有立宪的意思,还组建了一个皇族内阁。
虽然北洋军军纪严明,各级军官各有依附关系,也算是一只组织严密的近代军队了。但是既然袁世凯练兵的时候是存着练成私兵的念头,那么北洋军士兵对于满清朝廷的效忠之心就不会高。失去了对于满人朝廷的效忠,民族主义自然就会在他们之中生长出来。
只不过北洋军士兵大多为文盲,还没有形成国家民族的概念,所以并不能很快的对甲午战争以来的各项割地赔款条约产生共鸣,认为这些耻辱也是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他们还依旧抱着封建伦理的观念,认为给与衣食者就是父母。既然袁大人是北洋军的父母,自然大家就得听袁大人的命令。
不过这种传统的效忠之心,并不足以支持北洋军将士进行这样惨烈的激战。即便平日里再怎么把“吃袁大人的饭,就要为袁大人卖命”的口号挂在嘴边,也不等于可以驱使北洋将士这样去送死。更何况,北洋上下此时都没有确定,到底是要保朝廷,还是保袁大人复出。
要保朝廷,就应该倾尽全力去扑灭革命军点燃的革命之火,而不是拖拖拉拉的在路上浪费时间。要保袁大人复出,那么就不应该和革命军闷头就打,而是应当派人去说和一二,大家坐下来好好谈,战场上则应当互有默契。
北洋军高层的首鼠两端,实际上已经消磨了将士们的不少求战之心。和二十镇、三镇这些叛军的作战,虽然轻易获得了胜利,但也令不少北洋将士生起了骄娇之气,使得北洋军过于鄙视了革命党的战斗力。既然连二十镇、三镇这样的新军都不能打,那么组建没有多久的革命军显然更不可能强大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只训练有素,但却不知道为谁而战,且骄傲自满的军队,在四平郊外的村庄围攻战中受到这样的惨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特别是,革命军除了大炮、骑兵不及北洋军外,其他中、近距离武器的配置上,要比北洋军完善的多。而且革命军士兵从训练的第一天起,就被纳入了一个政治宣传的体系之中,他们总是比北洋军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走上战场的。
军官的素质上,革命军虽然不如北洋军,但是政治委员加上士兵委员会,已经说明革命军是按照现代军队的组织原则来建立的。这只军队中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山头主义,但像北洋军这样在军中完全依赖于士兵对军官的人身依附关系,低级军官对高级军官的私人效忠关系,在革命军中是被严厉禁止的且批评的。
因此在战斗过程中,革命军的军令能够贯彻到每一个士兵头上,而不会出现指挥者在发出作战命令时,还要考虑军中各派系的平衡,不能只让一派吃肉,另一派去啃骨头。所以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田亚斌能够立刻修正错误,从两翼部队抽调人员把受到损失的部队替换下来,在交战中进行调整防御。
但是当北洋二镇三协第四标退下之后,王占元根本组织不起第二次进攻。作为预备队的第五标,大多数军官都认为应当撤退脱离战场,等待后方的援助。面对部下们的争吵,王占元其实倒是知道,在这个时候只有自己亲自带队进攻,才能压下军中后撤的意见。
>
张作霖和吴俊升驻足不肯向前,就是看到了革命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在1000-500米这个距离内屠杀着北洋军二镇三协四标。这确实是一场屠杀,北洋军还没有学会卧倒避弹的技能,依旧按照操典上的要求奔跑着。以步枪对射为基础编制的操典注明,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应当加快前进,直接冲到敌军的面前,迫使敌军无法向你射击。
在数千次训练下,把操典印入骨髓的北洋将士,压制着自己的恐惧向前快速奔跑,想要尽快跑完最后的这几百米。不过人的体能还不及一匹马,连骑兵都无法突破马克沁重机枪组织起来的死亡之网,人又怎么能够打破这个奇迹。
当王占元这边反应过来,下令鸣金收兵的时候,第四标已经剩下不到1队人了,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就算北洋第二镇是北洋精锐中的精锐,也一样承受不了这样的伤亡,恐惧已经开始在军中蔓延了。事实上除了北洋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外,底层官兵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哪怕北洋军的士兵们再怎么不关心时事,也能从街头巷尾的谈论中知道,革命党人起来闹事,一是因为朝廷出尔反尔要收回铁路卖给洋人;二是满人再一次欺骗了天下人,不禁没有立宪的意思,还组建了一个皇族内阁。
虽然北洋军军纪严明,各级军官各有依附关系,也算是一只组织严密的近代军队了。但是既然袁世凯练兵的时候是存着练成私兵的念头,那么北洋军士兵对于满清朝廷的效忠之心就不会高。失去了对于满人朝廷的效忠,民族主义自然就会在他们之中生长出来。
只不过北洋军士兵大多为文盲,还没有形成国家民族的概念,所以并不能很快的对甲午战争以来的各项割地赔款条约产生共鸣,认为这些耻辱也是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他们还依旧抱着封建伦理的观念,认为给与衣食者就是父母。既然袁大人是北洋军的父母,自然大家就得听袁大人的命令。
不过这种传统的效忠之心,并不足以支持北洋军将士进行这样惨烈的激战。即便平日里再怎么把“吃袁大人的饭,就要为袁大人卖命”的口号挂在嘴边,也不等于可以驱使北洋将士这样去送死。更何况,北洋上下此时都没有确定,到底是要保朝廷,还是保袁大人复出。
要保朝廷,就应该倾尽全力去扑灭革命军点燃的革命之火,而不是拖拖拉拉的在路上浪费时间。要保袁大人复出,那么就不应该和革命军闷头就打,而是应当派人去说和一二,大家坐下来好好谈,战场上则应当互有默契。
北洋军高层的首鼠两端,实际上已经消磨了将士们的不少求战之心。和二十镇、三镇这些叛军的作战,虽然轻易获得了胜利,但也令不少北洋将士生起了骄娇之气,使得北洋军过于鄙视了革命党的战斗力。既然连二十镇、三镇这样的新军都不能打,那么组建没有多久的革命军显然更不可能强大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只训练有素,但却不知道为谁而战,且骄傲自满的军队,在四平郊外的村庄围攻战中受到这样的惨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特别是,革命军除了大炮、骑兵不及北洋军外,其他中、近距离武器的配置上,要比北洋军完善的多。而且革命军士兵从训练的第一天起,就被纳入了一个政治宣传的体系之中,他们总是比北洋军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走上战场的。
军官的素质上,革命军虽然不如北洋军,但是政治委员加上士兵委员会,已经说明革命军是按照现代军队的组织原则来建立的。这只军队中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山头主义,但像北洋军这样在军中完全依赖于士兵对军官的人身依附关系,低级军官对高级军官的私人效忠关系,在革命军中是被严厉禁止的且批评的。
因此在战斗过程中,革命军的军令能够贯彻到每一个士兵头上,而不会出现指挥者在发出作战命令时,还要考虑军中各派系的平衡,不能只让一派吃肉,另一派去啃骨头。所以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田亚斌能够立刻修正错误,从两翼部队抽调人员把受到损失的部队替换下来,在交战中进行调整防御。
但是当北洋二镇三协第四标退下之后,王占元根本组织不起第二次进攻。作为预备队的第五标,大多数军官都认为应当撤退脱离战场,等待后方的援助。面对部下们的争吵,王占元其实倒是知道,在这个时候只有自己亲自带队进攻,才能压下军中后撤的意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