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uduxsw.com,火热的年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14年夏天开始的大战让交战双方都意识到,他们按照过去的战争经验计算的军需品消耗速度都太低了。法国总参谋部战前认为一场战斗中每天消耗1.3万发炮弹已经到达上限了,但是马恩河会战中法军平均每天打出了24万发炮弹。
法国在战前储备的75毫米炮弹到1914年9月就消耗殆尽了,而国内75毫米炮弹的产量仅能满足战争需求的7%,从10月开始法国就不得不向美国加大了采购弹药的订单。到了1915年2月,法军至少缺少70万支步枪和1500门75毫米火炮。
英军同样出现了相同的问题,导致英国统帅部不得不严令前线每门火炮每天只能发射10发炮弹,而按照实际战争的需要,每门火炮每天至少要发射70发。
和英、法两国相比,工业基础更为薄弱的俄国,在军需品匮乏的问题上则显得更为严重。俄国的军工基础不仅薄弱,他所动员起来的军队规模又是交战国当中最为庞大的。
战前俄国建立了112个“地方轻便军需库”,每个军需库至少存放了1400万子弹和3万发76毫米炮弹,但是开战后每个月俄军要消耗24个这样的“地方轻便军需库”。
从1915年初开始,前线俄军每月至少需要补充20万支步枪、2000挺机枪、400门火炮、2亿发子弹和150万炮弹。但是俄国自己的军工厂每月仅能提供3万支步枪、216挺机枪、120门火炮、5千万发子弹和40万炮弹,约为前线需求的五分之一。
而在战争经济动员的速度上,俄国也远不及其他主要交战国,英国在1914年9月开始了战争经济动员,法国是1914年10月,俄国则是1915年夏季。
到了1915年春季,法国的步枪产量比战前增加了30倍,75毫米火炮产量增加了10倍,炮弹13倍;英国的炮弹比战前增加了19倍,手榴弹增加了39倍。可是直到1915年夏末,俄国的步枪、机枪、火炮产量也没到战前的1.5倍,弹药产量也只增加了50%。
在对外采购上,俄国也处于极端的劣势,这不仅在于航运通道的被封锁,重要的还在于俄国的海外信贷信用太差,没有英国和法国提供的信用担保,俄国几乎在海外采购不到任何物资。比如距离俄国最为方便的日本和中国,对于俄国的订单虽然感兴趣,但几乎都不接受信贷的方式付款。
在1915年夏季作战大溃败之前,俄国人还可以伪装一下强硬的姿态,坚持不肯给日中两国提供什么抵押品。但是到了1915年秋,俄国人的强硬姿态已经伪装不下去了。仅仅是谢尔盖透露出来的军需缺口数量:150万支步枪、10亿发子弹、600万发炮弹,对于日本和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日本的军火年产量,步枪约20万支,子弹5-6亿发,炮弹5、60万发,主要以中小口径炮弹为主。中国,也就是革命委员会的产能是:年产步枪14.5万支,子弹2-3亿发,炮弹50万发,同样是以中小口径炮弹为主。中日两国加起来的军需产能都满足不了俄国的需求,当然这是指双方未进入战时生产模式下的产能。
而且在欧洲列强因为大战不得不缩减甚至是完全断掉了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品供应后,中日两国之前被欧美列强压制的工业产能,现在则获得了一个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比起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各国难以填满的工业品需求市场和拥有各种支付手段的优质客户,俄国这个不想拿出真金白银来付账的客户也就难以被中日两国瞧得上了。更何况,相比起民用工业品的制造标准来说,军需品的生产要更加费时费力,中日两国的工厂显然更中意生产技术要求更低一些的民用品生产。
再加上当前英法也在满世界的求购军火,俄国向美国订购的军火往往都是英法挑剩下来的残次品,就这还不能完全满足俄国的需求。因此1915年9月,俄国驻哈尔滨及俄国驻东京的外交官,同革命委员会及日本政府进行的军需品采购洽谈,完全处在了下风。
相比起日本把落后及有缺陷的步枪提高到4、50日元一支,三八式步枪100日元一支还限量供应,革命委员会愿意提供85共和元一支的莫辛纳甘步枪,显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了。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洽谈,俄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终于和革命委员会委派的商业代表达成了20万支步枪,1.5亿发子弹,20万发炮弹,1000门迫击炮和12万发迫击炮为主的军需采购订单,总价值8000万共和元。
此外俄国财政部还取消了此前同革命委员会达成的火车头供货合同,并反过来向革命委员会采购了600个火车头的订单,单价为10万元每台,再加上卡车、军服等其他物资,总合同金额约为1.2亿... -->>
1914年夏天开始的大战让交战双方都意识到,他们按照过去的战争经验计算的军需品消耗速度都太低了。法国总参谋部战前认为一场战斗中每天消耗1.3万发炮弹已经到达上限了,但是马恩河会战中法军平均每天打出了24万发炮弹。
法国在战前储备的75毫米炮弹到1914年9月就消耗殆尽了,而国内75毫米炮弹的产量仅能满足战争需求的7%,从10月开始法国就不得不向美国加大了采购弹药的订单。到了1915年2月,法军至少缺少70万支步枪和1500门75毫米火炮。
英军同样出现了相同的问题,导致英国统帅部不得不严令前线每门火炮每天只能发射10发炮弹,而按照实际战争的需要,每门火炮每天至少要发射70发。
和英、法两国相比,工业基础更为薄弱的俄国,在军需品匮乏的问题上则显得更为严重。俄国的军工基础不仅薄弱,他所动员起来的军队规模又是交战国当中最为庞大的。
战前俄国建立了112个“地方轻便军需库”,每个军需库至少存放了1400万子弹和3万发76毫米炮弹,但是开战后每个月俄军要消耗24个这样的“地方轻便军需库”。
从1915年初开始,前线俄军每月至少需要补充20万支步枪、2000挺机枪、400门火炮、2亿发子弹和150万炮弹。但是俄国自己的军工厂每月仅能提供3万支步枪、216挺机枪、120门火炮、5千万发子弹和40万炮弹,约为前线需求的五分之一。
而在战争经济动员的速度上,俄国也远不及其他主要交战国,英国在1914年9月开始了战争经济动员,法国是1914年10月,俄国则是1915年夏季。
到了1915年春季,法国的步枪产量比战前增加了30倍,75毫米火炮产量增加了10倍,炮弹13倍;英国的炮弹比战前增加了19倍,手榴弹增加了39倍。可是直到1915年夏末,俄国的步枪、机枪、火炮产量也没到战前的1.5倍,弹药产量也只增加了50%。
在对外采购上,俄国也处于极端的劣势,这不仅在于航运通道的被封锁,重要的还在于俄国的海外信贷信用太差,没有英国和法国提供的信用担保,俄国几乎在海外采购不到任何物资。比如距离俄国最为方便的日本和中国,对于俄国的订单虽然感兴趣,但几乎都不接受信贷的方式付款。
在1915年夏季作战大溃败之前,俄国人还可以伪装一下强硬的姿态,坚持不肯给日中两国提供什么抵押品。但是到了1915年秋,俄国人的强硬姿态已经伪装不下去了。仅仅是谢尔盖透露出来的军需缺口数量:150万支步枪、10亿发子弹、600万发炮弹,对于日本和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日本的军火年产量,步枪约20万支,子弹5-6亿发,炮弹5、60万发,主要以中小口径炮弹为主。中国,也就是革命委员会的产能是:年产步枪14.5万支,子弹2-3亿发,炮弹50万发,同样是以中小口径炮弹为主。中日两国加起来的军需产能都满足不了俄国的需求,当然这是指双方未进入战时生产模式下的产能。
而且在欧洲列强因为大战不得不缩减甚至是完全断掉了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品供应后,中日两国之前被欧美列强压制的工业产能,现在则获得了一个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比起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各国难以填满的工业品需求市场和拥有各种支付手段的优质客户,俄国这个不想拿出真金白银来付账的客户也就难以被中日两国瞧得上了。更何况,相比起民用工业品的制造标准来说,军需品的生产要更加费时费力,中日两国的工厂显然更中意生产技术要求更低一些的民用品生产。
再加上当前英法也在满世界的求购军火,俄国向美国订购的军火往往都是英法挑剩下来的残次品,就这还不能完全满足俄国的需求。因此1915年9月,俄国驻哈尔滨及俄国驻东京的外交官,同革命委员会及日本政府进行的军需品采购洽谈,完全处在了下风。
相比起日本把落后及有缺陷的步枪提高到4、50日元一支,三八式步枪100日元一支还限量供应,革命委员会愿意提供85共和元一支的莫辛纳甘步枪,显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了。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洽谈,俄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终于和革命委员会委派的商业代表达成了20万支步枪,1.5亿发子弹,20万发炮弹,1000门迫击炮和12万发迫击炮为主的军需采购订单,总价值8000万共和元。
此外俄国财政部还取消了此前同革命委员会达成的火车头供货合同,并反过来向革命委员会采购了600个火车头的订单,单价为10万元每台,再加上卡车、军服等其他物资,总合同金额约为1.2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