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五代十国那些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首特殊的诗歌,被历史记载了下来,我们可以欣赏一下。
《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诗写的通俗易懂,但水平不咋样,与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一个是研究生水平,一个是小学生的水平。
如果我们要是知道这首诗,是契丹人耶律突欲写的,就可以释怀了,毕竟是北方蛮族,能认识二十个字,且能把二十个字码整齐,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诗歌质量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是谁!读历史可以明白很多道理,所以对于当今文坛流行的浅浅体诗歌,笔者就能做到见怪不怪,少见才多怪!
前文讲到,耶律德光在辽太后述律氏的支持下如愿即位,可是他对哥哥耶律突欲却并不放心,虽然耶律德光说不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话,但心里确实一直这样想的。
所以对于耶律突欲,耶律德光实行了24小时全方位监视,更不断想方设法削弱他的东丹国的实力。为此,兄弟之间的关系恶化,矛盾进一步加深,耶律德光多次派人刺杀耶律突欲,并磨刀霍霍,准备吞并东丹国。
耶律突欲的处境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知,他派人持密诏给耶律突欲——热烈欢迎耶律突欲来大唐定居。一是不想兄弟之间火并,二是也确实打不过弟弟,三是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耶律突欲对于大唐皇帝的邀请很是动心。
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公元930年,耶律突欲带着自己心爱的妾室与珍藏的图书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后唐。
当他在金州(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即将上船时,面对故国,思绪万千,在海边立了一块小木牌,上刻《海上诗》,就是前面提到的。他把"大山"比作自己,"小山"就是耶律德光。
唐明宗盛情相邀契丹的前太子,是唐明宗李嗣源欣赏耶律突欲吗?肯定不是。
为什么要接纳耶律突欲呢,不是与辽国故意找不痛快吗?是的,就是找不痛快,因为两年前两国已经闹僵了,已经干了两仗。
这还得从定州说起。定州属于河北三镇,河北三镇一直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的火药桶,一点就炸。
公元928年,李嗣源即位称帝的第三年,定州镇义武节度使王都反了。
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枢密使安重诲逼迫的,老安一直觉得王都弑杀义父篡位,不是好人,就借公事的名义各种打压。
恰逢契丹侵犯边境,唐室朝廷需要向边境地区用兵。在安重诲的刻意操作下,后勤补给由定州负责,因为定州距离边境近啊,没毛病!
可王都不服啊,定州的将士也不服,定州人一直觉得虽然名义上自己属于唐朝,但实际上自己是独立的。
所以,王都在手下将士的怂恿下,直接拒绝了督运粮草的唐朝使者,同时派人向契丹求援。
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初期,后唐与契丹两国关系还是以和平交往为主。后唐明宗听闻太宗继位后,立即“宣使于契丹,赐契丹王锦、绩、罗三百五十匹,金花银器五百两,宝装酒器一副。其母绣被一张,宝装缨络一副。”
但这都是表面工作,和平的维持并不说明他们没有灭掉对方的雄心,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定州事变对于辽太宗耶律德光而言是一次绝好的南进机会,他接到王都求援后,即“命奚秃里铁剌往救之”。
于此同时,后唐北面副招讨、宋州节度使王晏球向朝廷告发定州节度使王都谋反。
明宗李嗣源得知后,立即下诏削夺王都官爵,并发兵攻打定州。
兵贵神速,后唐军队主... -->>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首特殊的诗歌,被历史记载了下来,我们可以欣赏一下。
《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诗写的通俗易懂,但水平不咋样,与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一个是研究生水平,一个是小学生的水平。
如果我们要是知道这首诗,是契丹人耶律突欲写的,就可以释怀了,毕竟是北方蛮族,能认识二十个字,且能把二十个字码整齐,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诗歌质量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是谁!读历史可以明白很多道理,所以对于当今文坛流行的浅浅体诗歌,笔者就能做到见怪不怪,少见才多怪!
前文讲到,耶律德光在辽太后述律氏的支持下如愿即位,可是他对哥哥耶律突欲却并不放心,虽然耶律德光说不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话,但心里确实一直这样想的。
所以对于耶律突欲,耶律德光实行了24小时全方位监视,更不断想方设法削弱他的东丹国的实力。为此,兄弟之间的关系恶化,矛盾进一步加深,耶律德光多次派人刺杀耶律突欲,并磨刀霍霍,准备吞并东丹国。
耶律突欲的处境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知,他派人持密诏给耶律突欲——热烈欢迎耶律突欲来大唐定居。一是不想兄弟之间火并,二是也确实打不过弟弟,三是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耶律突欲对于大唐皇帝的邀请很是动心。
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公元930年,耶律突欲带着自己心爱的妾室与珍藏的图书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后唐。
当他在金州(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即将上船时,面对故国,思绪万千,在海边立了一块小木牌,上刻《海上诗》,就是前面提到的。他把"大山"比作自己,"小山"就是耶律德光。
唐明宗盛情相邀契丹的前太子,是唐明宗李嗣源欣赏耶律突欲吗?肯定不是。
为什么要接纳耶律突欲呢,不是与辽国故意找不痛快吗?是的,就是找不痛快,因为两年前两国已经闹僵了,已经干了两仗。
这还得从定州说起。定州属于河北三镇,河北三镇一直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的火药桶,一点就炸。
公元928年,李嗣源即位称帝的第三年,定州镇义武节度使王都反了。
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枢密使安重诲逼迫的,老安一直觉得王都弑杀义父篡位,不是好人,就借公事的名义各种打压。
恰逢契丹侵犯边境,唐室朝廷需要向边境地区用兵。在安重诲的刻意操作下,后勤补给由定州负责,因为定州距离边境近啊,没毛病!
可王都不服啊,定州的将士也不服,定州人一直觉得虽然名义上自己属于唐朝,但实际上自己是独立的。
所以,王都在手下将士的怂恿下,直接拒绝了督运粮草的唐朝使者,同时派人向契丹求援。
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初期,后唐与契丹两国关系还是以和平交往为主。后唐明宗听闻太宗继位后,立即“宣使于契丹,赐契丹王锦、绩、罗三百五十匹,金花银器五百两,宝装酒器一副。其母绣被一张,宝装缨络一副。”
但这都是表面工作,和平的维持并不说明他们没有灭掉对方的雄心,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定州事变对于辽太宗耶律德光而言是一次绝好的南进机会,他接到王都求援后,即“命奚秃里铁剌往救之”。
于此同时,后唐北面副招讨、宋州节度使王晏球向朝廷告发定州节度使王都谋反。
明宗李嗣源得知后,立即下诏削夺王都官爵,并发兵攻打定州。
兵贵神速,后唐军队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