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0小说网 wuduxsw.com,中华秘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刑天是炎帝的无名死党,不仅打架生猛,还会填词作乐,吟两首小曲儿,实乃文武双全。

    听说大哥被公孙小儿海扁了一顿,还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刑天这个气可就不打一处来,一掌劈散了桌子,提起乾坤斧和风神盾,旋风一样地疾驰而去,他决定用拳头为主子讨个说法。

    世界上有两种对手最叫人头疼。

    一种是打不怕的对手。

    一种是打不死的对手。

    而刑天是让你头皮发麻的对手:既打不怕,也打不死。

    一般人最好祈祷自己不要遇到这样的对手。

    黄帝自然不用祈祷,因为他不是一般人。

    却说那刑天一路直奔黄帝老窝而去,左手举风神盾,右手挥乾坤斧,过五关斩六将,直杀到黄帝殿前,张口就骂:“公孙小儿,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有什么资格当老大?有种的就出来跟爷爷我一决高下。”

    黄帝此时正在宫中喝小酒,听小曲,兴致勃勃地欣赏宫女们的曼妙舞姿,猛地听到门外有人叫骂,甚是败兴,三两步踏出门外,看看是哪个不知好歹的小妖又来找揍。正出得门外,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形猛扑过来,一柄利斧直劈而下。黄帝一见来者不善,轩辕剑呛然出鞘,迎头击去。

    剑斧交加,电光闪耀,两个就这样你死我活地斗将起来,直杀的是飞沙走石,山摇地动,三百个回合下来,难分胜负。

    棋逢对手,英雄遇上打虎汉。

    两个人一直杀到常羊山旁。

    兵不厌诈。

    黄帝老儿一见对手不是善茬,打持久战也不是自个儿的特长,小眼珠一转,大喝一声:“看飞镖!”

    刑天正打得起劲,忽听有暗器来袭,急忙侧身躲避,哪料黄帝耍诈,根本没劳什子暗器。就在这瞬息之间,只见黄帝手起剑落,咔嚓一声,刑天的脑袋已如南瓜般滚落在地。

    “黄帝小孙,居然出此下流阴招,我今天跟你没完!”那被斩下的头在地上依然冲黄帝吼叫。

    刑天没了头,身子却依然不倒。

    没了头的刑天,无目可视,只能挥斧乱舞,劈山山倒,劈水断流,可就是劈不到黄帝。

    黄帝躲在一旁,看着无头苍蝇般的刑天,嘿嘿笑着。

    只可惜刑天没看过《西游记》,否则学那猴子唤两声“头来、头来”,脑袋自然就回到脖颈上了。

    为了不让刑天找到头,黄帝跃身而起,挥剑而下,将那常羊山劈成两半,一脚将刑天的脑袋瓜子当足球一样踢进了山肚子里。

    大山合二为一,刑天再也找不到他的脑壳了。

    黄帝老儿够绝。

    没了头的刑天很生气,巨斧一挥,划开*和肚脐,他以乳为眼,以脐为口,继续杀向黄帝。

    黄帝见刑天竟有如此的斗志,不禁也心生敬意,不忍再下狠手,抽身而去。

    刑天没了脑袋,无法追上黄帝,无头的身子也不能离头太远,只好留在常羊山,每日挥斧斩石,劈山掀土,好寻着他那脑袋,再找黄帝老儿算账。

    刑天本无名。

    与黄帝一战之后,方名刑天。

    刑即杀也,天即黄帝,刑天即杀黄帝以复仇之意。另有一说认为,刑是割、刈的意思;天是首,即头的意思;刑天即斩头。

    头可断,血可流,不杀黄帝死不休。

    刑天头断,壮志不屈。

    晋代世人陶渊明在读到刑天的故事后,不禁歌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几千年来,刑天不屈服、不妥协的精神,已经溶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君不见,豪杰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面不改色眉不斜。

    砍头不过碗大个疤,十八年后还是条好汉!

    你的就是我的——黄帝的发明事业

    黄帝灭了蚩尤、收了炎帝,先后又经过五十二场大小之战,征服了四方不肯臣服的部落,天下始归一统。于是黄帝开始划分政治区域,制定法规条例,开动国家机器运转起来。与此同时,黄帝的发明事业也拉开了帷幕。

    作为国家领导,忧国忧民还来不及,哪里有闲心思去搞发明?可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一个领导水平的高低,往往是由他发明东西的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发明本领过硬的领导,老百姓才会心服口服。例如前面我们讲到的有巢、燧人、伏羲等,都是靠发明起家最后被人民推举当上了首领。

    而轩辕同志则是这些发明家中的翘楚,称得上是发明大王。据说他的发明无所不包,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娱乐,从生老病死到政治国防,就没有涉及不到的方面。这些令世界发生巨大改变的发明有: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阵法、音乐、陶器、井田、历法、文字、算术等等。

    一个人要真的能够发明这么多东西,那他的大脑开发程度一定比爱因斯坦还要高。这样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也只配给他提鞋。

    黄帝真的发明了那么多东西吗?

    所谓黄帝的发明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别人的功劳,甚至可能所有的发明都另有其人。

    与蚩尤大战时用过的指南车是风后造的,音律乐器是伶伦发明的,文字是仓颉初创的,甲子是大桡制定的……黄帝甚至连老祖宗已经申报了专利权的发明也挪到了自己的名下,比如燧人的钻木取火、神农发明的耒耜等。

    虽然黄帝这种做法不怎么厚道,但是没有人出来跟黄帝扯皮,也没人找他打官司,因为他是老大嘛!他们反倒认为,黄帝剽窃自己的发明成果,那是自己的无上荣光,人们甚至排队要将自己的发明送与黄帝。

    不能说古人没有维权意识,是他们深知要想使自己的发明成果能够发扬光大,除了以黄帝之名推行外,别无他法。

    不知道在众多先人臣子发明创造的刺激下,黄帝有没有专心致志地搞出过一两项属于自己的专利来。不过,这似乎不是他应该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发明来让他操心:这些发明能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如何批量化生产,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结果是,以上那些很实用的发明最终推广流传开来。而黄帝,则凭借这些创世之举,留下了千古美名。

    而那些真正的幕后英雄,我们也是不能忘记的。

    首先我们要记住的是发明文字的仓颉。

    有人说他名字中的仓字,标明他老家是在陈仓,也就是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中偷渡的那个陈仓。

    仓颉天生是个神童,一生下来就喜欢胡写乱画,到处涂鸦。他相貌非凡,龙颜重瞳,每只眼睛都是双黄蛋。

    经现代医学解释,重瞳实际上属于瞳孔发生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线进来,就好像你把照相机镜头分成两半,一样可以用。另有说法认为,重瞳是由脑部寄生虫引发,一般拥有重瞳的人,寿命都不长。

    历史上可确信的重瞳者有四人,除仓颉外,其余三人分别是虞舜、项羽和李煜。

    在仓颉之造字前,人们还在用燧人氏的老婆?m兹发明的结绳记事。仓颉又是如何发明文字的呢?

    据说有一天,仓颉的母亲到田里干活去了,仓颉在家里编织箩筐,一个哥儿们突然跑过来拉仓颉跟他一起上山打猎。仓颉听说是打老虎,立马来了兴趣,拿过打虎棒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不过为了让母亲放心,山上之前仓颉在墙壁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还点了一点,意思是说自己外出抓老虎去了,要等太阳落山才能回来。

    仓颉的母亲回来,见墙上画了一只大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一下子就昏厥过去。仓颉的母亲惊吓过度,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他立志要造出字来。

    为了造出人人都能看明白的文字,仓颉到各地采风,寻找灵感。有一次,仓颉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看见几个老人在争执: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东边有小肥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方有花野猪;还有一个老人要往西,说那边有好多大白兔。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认定方向的。

    聪明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每种野兽都有不同的脚印,我为什么不能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呢?从此,仓颉开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造出了中国第一代文字——象形文字。

    仓颉造出了字后,就把它们刻在龟壳上的方格子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黄帝看了很高兴,认为仓颉很了不起,就封他做了史官。那些龟壳上的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甲骨文。

    相传仓颉发明了文字后,上天兴奋得下起了粟子雨,鬼怪悲伤得在夜里大哭。(天雨粟,鬼夜哭)老天之所以要降粟雨,估计是因为有了文字,可以录下上天的好生之德,也好让后人敬畏天帝的神威。至于鬼为什么要在夜里哭呢?这个其实更好理解。向来对付鬼的办法,莫过于咒语符文,和文字脱不了干系。从此之后,妖邪鬼怪的日子不再好过了,自然要痛哭一番,来告别曾经逍遥自在的生活。

    仓颉发明的文字到今天演化成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方块汉字,为了感谢他老人家,后人将之尊为文祖。

    其实,中国的文字早在仓颉数千年前就已经诞生了。关于仓颉发明文字的传说,只是古人对于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这样说并非全盘否定仓颉对文字的贡献,事实上仓颉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

    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创制出乐律。

    伶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家。

    黄帝时期,人们还不知道音乐是什么东东,只知道鸟叫的声音蛮好听。当时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围着篝火扯着嗓子吼,很有些猩猩聚会的风范。

    据说有一次黄帝骑马经过某地,忽然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出。黄帝的马受了惊吓,身子立了起来,把黄帝摔了下来。黄帝很生气,命人寻找肇事者,结果发现是一个叫伶伦的家伙在吹箫(竹管)。

    黄帝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竹管居然能发出如此犀利的声音,觉得伶伦是个人才,好好培养,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于是,他不仅没有责备伶伦,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作曲。

    伶伦从一个落魄的待业青年,一下子变成了月薪过万的白领,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一门心思投入到他的音乐创作之中。

    为了能够创制出有节奏的音乐,伶伦专程前往凤岭,据说鸟类中最杰出的歌唱家——凤凰栖息在那里。伶伦根据凤凰歌唱的两个六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创制出了十二音律。从此,五音不全的历史宣告结束。

    伶伦创制出十二音律后,黄帝就封他为乐官,专门负责制作各种乐器和乐曲。后来他和一个叫荣辕的人铸造了十二口钟,用来和五音(宫商角徵羽)。他自己还特别制造出了一种乐器——磐。完成了这些,仲春二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伶伦为黄帝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黄帝很高兴,赐伶伦以名为姓,所以伶伦的后代子孙都称为伦氏。此后,历代掌管宫廷音乐的人则被称为“伶人”,再后来则成为演员的别称。

    相传黄帝与蚩尤一战,天下百姓死伤无数,黄帝很伤感,命伶伦创作了一首名为“清角”的乐曲,来祭奠亡魂。据说这支曲子悲凉激越,比肖邦还要肖邦,就连天地都为之感动,鬼神听了也忍不住落泪。

    春秋时期的晋平公是个音乐发烧友,他手下有个著名音乐人师旷。有一次,卫灵公前来拜访晋平公,并让随行的乐师师涓在宴会上演奏了一首悲哀的乐曲——《清商》。平公听过之后,觉得还不过瘾,便问师旷:“难道这就是最悲伤的音乐吗?”师旷回答说:“不是,《清徵》比它还要悲哀。”平公就让师旷来一曲《清徵》。师旷拿起琴弹了不一会儿,有十六只黑鹤从天而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宾客们一个个都非常高兴,平公更是欢喜,提起酒盅给师旷敬酒,又问道:“《清徵》是最悲伤的音乐吗?”师旷回答说:“跟《清角》比起来,它差远了。”平公很感兴趣,“那你就给我们弹一个吧!”“不行,这是黄帝奏给鬼神的音乐,不能轻易演奏,搞不好会招来祸端。”师旷拒绝了平公的要求。平公不干了,死活要让师旷演奏。耐不过平公的软磨硬泡,师旷只好硬着头皮演奏《清角》。刚一开始弹奏,西北方就风起云涌,逐渐弥漫了整个天空。再一弹奏,八级大风就刮了起来,大雨夹着冰雹噼里啪啦地打了下来,掀房揭瓦,折杆断木,宴桌上的杯盘碗碟翻滚着砸向人们身上,宾客们吓得四散逃走,平公则吓得屁滚尿流,躲在角落里不停地筛糠。后来晋国接连三年大旱,平公也躺在床上生了一场重病。

    由此可见,作为音乐家的鼻祖,伶伦并非浪得虚名。

    黄帝时期,人们虽然已经懂得用火来烹饪食物,不过当时也就吃吃烧烤罢了,还吃不上炒煮煎炸的满汉全席,因为没有锅碗盆瓢等炊食工具。后来一个叫宁封子的人发明了陶器,人们终于能够吃上利用各种方式烹饪的大餐了。

    陶器的出现,就好比我们现在使用上了微波炉,吃饭从此变得简单方便多了。据考古发现,在西安半坡,黄陵桥山,河南仰韶、龙山等古遗址发掘出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说明我国在五千年前就已经使用上了陶器。

    陶器又是如何发明的呢?

    据说又一次,宁封子将鱼放在火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然后就外出办事去了。等到他回来,想起火堆里的鱼,赶紧刨出来一看,只剩下一堆泥壳,泥壳中的鱼就剩几根鱼骨头了。没了鱼吃,但好歹还有个泥壳。宁封子拿着泥壳左看右看,又将它放进河里盛满水,结果滴水不漏。宁封子像是受到了某种启发,于是用泥巴做了一个泥筒,放进火里去烧,三天三夜之后,烧出来一个红色的硬泥筒,又能装水,还能放在火上将水烧沸。后来,宁封子就依此方法又制作出一些泥筒,分发给众人。于是大冷天人们都有了热水喝,还能将食物用水煮熟了吃。

    宁封的事迹传到了宫中,黄帝于是任命宁封子为“陶正”,也就是专门负责制作陶器的官员。

    后来,宁封子在烧制陶器时发生意外,陶窑坍塌,宁封子被烧死。但有人说,他亲眼看见宁封子在烟火中冉冉上升,羽化登仙了。

    当然,黄帝手下还有很多发明达人,比如胡曹和他的老公伯余发明了衣和裳,於则发明了鞋子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既然所谓的发明大王——黄帝的发明事业都是建立在他人的聪明才智和苦心经营上,那么黄帝老儿忙啥去了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看来,这皇帝时代的能人真不少啊!

    师母衣袋皇帝的正经事儿

    昆仑山上好人家——黄帝爱旅游

    举我们认为黄帝剽窃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黄帝不干了,站出来说:“我冤啊,我比十个窦娥加起来还冤啊!”

    事实上,黄帝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剽窃任何人的发明,他本人对发明丝毫不感兴趣。至于将那些发明归到黄帝名下,不过是后人为了拍黄帝的马屁,而给他戴的高帽子。

    为此,黄帝很委屈地替自己辩解:“发明关我鸟事,旅游才是我的最爱。”

    话说黄帝打完三年抗尤战争,又打了五年内战,终于实现了江山一统的大好局面,哪还有心情去钻研什么发明创造,一心想着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全国各地走走,看看大好河山无限风光。

    黄帝叫上风后和常伯两个铁杆兄弟,一个替他背路上看的各种言情武侠小说,一个替他背用来对付劫匪路霸的轩辕宝剑,三个臭皮匠就这样潇潇洒洒地出发了。他们去过许多地方,什么昆仑、青丘、洞庭、峨眉、王屋……都留有黄帝的脚印。

    首先说说黄帝最喜爱的地方——昆仑山(非今日中国西部的昆仑山)。

    关于昆仑山的具体位置,古今说法不一,反正到今天还是一个谜。

    葱岭、祁连山、昆仑山(今天的昆仑)、岷山、巴颜喀拉山……都曾被认为是昆仑山。

    甚至有人说,昆仑山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且十分肯定的说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

    《山海经》中曾多次提到昆仑山。《大荒西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人分析这一段话,指出其中的西海是地中海,流沙乃撒哈拉沙漠,赤水即红海,黑水则为青尼罗河。于此,认为昆仑山位于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搞不好就是乞力马扎罗山或肯尼亚山。

    但愿有人能相信这种说法。

    据有关人士结合诸多史料推断:昆仑山大致在中原(河南)西北方。这样的说法还靠点谱。

    据说昆仑山共有九重,高达一万一千里。山上有天梯可直达天庭,当年伏羲和女娲就经常顺着天梯爬上天庭去玩。山下有弱水深渊,四周还环绕着长有火树的火山,火山上的火树全天候不停燃烧,成为昆仑山的天然照明光源。大火中还生活着一种比牛还大的老鼠,毛长两尺,细若蚕丝。这老鼠在火中则全身通红,一出来则变得雪白。这家伙怕水,沾水便死翘翘。用它身上的毛织布作衣,脏了不需用水洗,放火里烧一下即洁白如初,人们称其为“火浣布”。

    黄帝老人家还特意在昆仑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华丽的行宫,四周有白玉栏杆围绕,每一面有九井九门,进入门内,便是巍峨的宫殿,由五城十二楼组成。宫殿的主要负责人叫陆吾,这家伙长得很猛:人脸虎身,九头九尾。另外还有一些凤凰,负责管理宫殿里的器具衣物。

    在宫殿内最高的地方生长着一株高四丈、五个人才能合抱的大“稻子”。在它的西边有珠树、玉树、璇树,上有叼着蛇的凤凰鸾鸟;东边有沙棠树和琅?树;北边生长着碧树、瑶树、珠树、文玉树、?琪树,这些都是生有珍珠美玉的树,文玉树上更是长有五彩斑斓的玉。

    琅?树上也长着珍珠般的美玉,异常珍贵,不过凤凰鸾鸟喜欢偷吃。为此,黄帝特别安排专人看管琅?树,这个人叫离朱,长着三个脑袋。离朱躺在琅?树旁的服常树上,三个脑袋轮流睡觉,不分昼夜地盯着琅?树,他的眼睛明亮得连秋天鸟儿身上新长的毫毛都能看清,谁也别想染指琅?美玉。

    稻子的南边有绛树、雕鸟、蝮蛇、六头蛟和视肉。视肉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它没有四肢百骸,就是一堆状如牛肝的肉,当中还有一对小眼睛。据说视肉常常出现在帝王陵墓中,是那些死去的老祖宗们最理想的美味:因为它的肉永远吃不完,吃一块,它立即又长出一块来,无论怎么吃它都是老样子。

    黄帝还在昆仑山西南方向四百里远的槐江山上,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名为“悬圃”。悬圃的长官叫“英招”,人脸马身,虎纹双翅,他时常飞翔在悬圃上空,发出大声的嗥叫。站在悬圃展望四方,景色壮观。山火笼罩中的昆仑山,珠玉璀璨,帝宫富丽堂皇;向西可看见水光连天、浩渺无边的稷泽,那是后稷神灵所在之地;北边是高耸的诸毗山,槐鬼离仑居住在那里;在悬圃的东边,是巍峨的恒山,鹰和?(zhān)鸟在山间盘旋。据说曾有一只?妈妈生了四个小?,小?长大后要离开母亲过独立生活,?妈妈不舍,像人一样放声恸哭。

    恒山还是各种鬼怪聚集的地方。据说黄帝有一次游玩至此,得到一只神兽,名叫“白泽”。这只神兽会说普通话,而且脑袋瓜子特别好使,知道天下所有的妖魔鬼怪。黄帝很好奇,便让他将所有的鬼怪都画出来,并一一注明,总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

    为了管理这些鬼怪,黄帝任命神荼和郁垒兄弟俩为治安联防队长。这两兄弟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上有一只金鸡,每当太阳升起时,金鸡就跟随扶桑树上的玉鸡高声鸣叫。树下有一山洞,乃众鬼出入之道,也就是所谓的鬼门。每日天亮之前,神荼和郁垒就来到洞前值守,审查那些在人间游荡后回来的大小鬼怪。一旦发现有哪个鬼怪没有经过组织批示,妄自祸害人间,两兄弟就毫不客气地拿芦苇绳子把它捆了起来,送去喂老虎。这样一来,鬼怪们就老实多了。后来,人们用桃木雕刻两个手拿芦苇绳子的神人,代表神荼和郁垒,置于大门两旁,用以驱鬼辟邪。再后来,人们为了简便起见,将二人的模样画在门上或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门上,据说也有同样的功效。从此,神荼和郁垒就成了世代相传的门神。

    在悬圃的下面,还有一眼泉,泉水纤尘不染、冷冽冰寒,流入昆仑山附近的瑶池,名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