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中华苍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严复在席前脱去官靴着袜子走在毯上,在席前再拜之后才跪坐在席子上。身前的案几上只有笔墨纸砚。严复入席后,李杨氏拿起茶壶再斟一杯茶后置于盘中。李纯托起茶盘走于严复案侧:“请用茶。”
严复立刻站起来离席言道:“谢过殿下。”
当严复再次跪坐下来之后,李明问道:“严相这可是依古汉礼否?”
“微臣惭愧,这是微臣从书中所读而来,是否正确微臣不敢断言。”
“我中华自古便称礼仪之邦,可是我汉家礼仪中断却逾二百余年。既要复我汉家江山、兴我礼仪之邦,这仪制断不可出错。知会宰相李鸿章、礼部尚书翁同龢,开始着手准备。”
“喏。”严复脸上喜色一片,拱手道:“如今京城已在我军完全控制之下,微臣叩请吾皇尽早进京行登基大典,以定军心民心。”说完严复匍匐在毯上。
“海军各舰建造进度如何?”
严复不明白皇上此刻突然提起造舰所谓何事,但依然如实奏报:“所有驱逐舰已经全部交付海军。重巡和战列舰的建造依然照原计划在进行没有任何停顿,但战列舰的305毫米主炮受限于加工能力,可能会有一至两个月的延误。”
必竟这是大清第一次大批量生产305毫米舰炮有些问题也是正常的。李明点了点头又问道:“北进事宜准备的如何?”
“皇上离京虽一月有余。朝局此刻也摇摇欲坠,朝臣们也议论纷纷。但此次北进乃是国战,除了刑部尚书世铎还在强调自己的满人天下外。其它朝中各部主官在这个问题上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前线各部队一切照原定计划在行事,包括向东北战区提供补给和储备也没有停止。只是据天气情况报告,今年寒冬可能会过早降临,因此参谋本部正在商议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但进度如何微臣不知。”
“无妨,具体情况朕自会向参谋本部问询。如今国内局势之混乱,正好迷惑俄国以达到我军战术发起的突然性。”
“臣以为并非如此。皇上可知。如今军中各种传言纷乱,中央军团各部以为朝廷要他们东进平定东路军团所谓的叛乱。而东路军团对袁寿山迟迟不向关内发兵而遭基层将士埋怨,即便是西路军团也纷纷传言朝廷要调他们回守京师而对放弃国土不满。华北、华中、江南各地督抚也纷纷观望京师动向而无心理政,甘陕青海一带原董、马一系人员也在蠢蠢欲动。居于安南的法国人也好像闻到了肉香一般企图向我国伸手,两广总兵刘永福不得不将第二山地师全师调至镇南关一带以防不测。印缅的英国人似乎也不安稳。云贵川三省总兵赵尔丰只得将对着西藏方向的兵力重新调回中缅边境方向,以至于云贵川三省总督赵尔巽不得不暂缓对土司的改土归流政策。皇上这一离京,国朝原本平稳的一切似乎都没了。李相与朝中大臣皆以为,如今天下将乱,急需安定人心。故特派微臣前来迎驾。”说完严复突然匍匐在地,口中言道:“臣严复奏请吾皇:请皇上立刻进京重登大宝,以镇宵小之辈,以定天下人心。”
“只要朝局安定,人心再乱也能很快收拢。但当今的乱局却可以让俄国放松警惕。他们会以为中国暂时无进兵西伯利亚的能力。如此可保持北进计划发起时的战术突然性,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我军的计划成功性,也就能大幅减少伤亡。如此。晚几日再行复我汉家江山又有何不可。严复你记住,永远要把人命排在第一位,切不可为所谓一时之名誉欢愉而枉顾他人性命。”
“臣受教了。可军心不稳,一但突然发动北进计划恐怕各部之进军协调会出大问题呀。”
“放心出不了问题。只要等出兵之日一早朕即宣布复我汉家江山,下达收复故土之令。待到午时再行整军出兵,如此一来会有什么问题呢?”军中那些教授军卒读书识字的政委这么多年的工作可不是吃白饭的。李明自信的笑了。双手称着案几就想站起来。却不想跪坐已久双腿早已麻木,两腿一软一屁股坐在毯子上:“哎哟。妈的腿麻了。枣儿快来扶我一把。”
杨枣儿笑嘻嘻的起身扶起李明:“让您平时多练习练习,怎么说您都不听。这下好了出丑了吧。”
“也就这一次了。”光绪蹬着腿见严复也没站起来,就示意李纯上前去扶一把。
不满五岁的李纯装成一个大人的模样向严复拱了手,奶声奶气的说道:“严大人请起。”说完把手伸了出去。李纯想不到他的举动却引来了父母和严大人的哄然大笑,顿时满脸通红的僵在那里,一幅快要哭出来的模样。
“微臣谢过殿下。”严复扶着李纯的肩膀站了起来,而后又拍了拍李纯的肩膀赞许的点了点头。李纯这才止住快要哭出来的哏咽声,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很僵硬。
“作为帝国的皇子,就该有心怀天下的心胸,区区笑意又何需介怀。殿下必竟还是少年,不懂再学就是了,无需感到害羞。”严复对李纯说完后对李明一拱手道:“不怕皇上不高兴。在臣下眼中,纯殿下虽然年少,至少的持礼方面对皇上是强的多了。加以时日,不敢说成就一定超过皇上。但也至少是一代英主。”严复在说最后一句话时,没有向往常那样是低着头的,反而直视李明的眼睛。
李明看着严复突然的笑了起来:“这才五岁不到就能看得出未来就一定是英主?朕看你严复还是改名叫严半仙得了。杨广在小的时候也是有聪慧的名头的。”
“大不同。大不同。”严复摆了摆手说道:“隋朝统一之时正值五胡乱华终结时期,当时人心思定。而国内门阀的力量迫使杨广急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轻易改变隋文帝杨坚的政策。频繁征徭役修大运河、征兵役攻辽东。以至于天下大乱而二世而终。但此时不同于隋朝,中原大一统已有数百年,最大的威胁来自外部,只要国内政策不出现巨烈波动,国家总体就是安定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只是中华没有内乱,咱们怕过谁来着?”
“嗯。这话说的提气。纯儿你记住,任何时候这内乱才是最大的祸害。不过朕很好奇的是。这是你严复一人的看法,还是朝中大臣们的看法。”
“自然是朝中绝大多数人的看法。”
李明的脸色变的很沉重,一会儿后李明点点头:“既如此,请代朕转告诸位臣工。今后纯儿的教育就有劳诸臣工多加费心了。朕在此先行谢过。”
才说完。李明拱手向严复鞠了一躬。严复没有让开,反而正身受皇上一礼,而后拱手回了一礼。
君王是不可能向臣子行礼的,但这不是君臣之礼而是拜师礼,是皇上代太子求师的拜师礼。也许是自古以来能读书识字的人太少,所以向人求取学问还要看人家收不收。所以当有学问的人愿收你当弟子之时,那等于给了你全新的一条生存之道,这是一种大恩德。所以拜师要郑重其事,因为父母给了你生命。而先生教会了你生存之道。所以这一拜,就不能再随便改换门庭。欺师灭祖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条罪行,而且欺师排在灭祖之间。所以就有了一时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所以先生也有了等同于甚至超过父母的权利。他们有权利打骂弟子,有权利责罚其身,作为父母都没有权利去干涉。当然,权利和义务也是对等的。如果弟子是远离父母求学,作为生先不仅要传道解惑,还要主动承担起弟子的日常吃穿用度。在这一点也其父母无异。正因为如此,拜师之礼就显的格外重要。可以说在中国民间拜师礼是远远大于拜见君王。必竟师父是一辈子的事。而君王也许几辈子都见不着。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严复才敢公然受皇帝行礼。
李纯从出身开始就生长在皇宫之中,迎来送往的大臣... -->>
严复在席前脱去官靴着袜子走在毯上,在席前再拜之后才跪坐在席子上。身前的案几上只有笔墨纸砚。严复入席后,李杨氏拿起茶壶再斟一杯茶后置于盘中。李纯托起茶盘走于严复案侧:“请用茶。”
严复立刻站起来离席言道:“谢过殿下。”
当严复再次跪坐下来之后,李明问道:“严相这可是依古汉礼否?”
“微臣惭愧,这是微臣从书中所读而来,是否正确微臣不敢断言。”
“我中华自古便称礼仪之邦,可是我汉家礼仪中断却逾二百余年。既要复我汉家江山、兴我礼仪之邦,这仪制断不可出错。知会宰相李鸿章、礼部尚书翁同龢,开始着手准备。”
“喏。”严复脸上喜色一片,拱手道:“如今京城已在我军完全控制之下,微臣叩请吾皇尽早进京行登基大典,以定军心民心。”说完严复匍匐在毯上。
“海军各舰建造进度如何?”
严复不明白皇上此刻突然提起造舰所谓何事,但依然如实奏报:“所有驱逐舰已经全部交付海军。重巡和战列舰的建造依然照原计划在进行没有任何停顿,但战列舰的305毫米主炮受限于加工能力,可能会有一至两个月的延误。”
必竟这是大清第一次大批量生产305毫米舰炮有些问题也是正常的。李明点了点头又问道:“北进事宜准备的如何?”
“皇上离京虽一月有余。朝局此刻也摇摇欲坠,朝臣们也议论纷纷。但此次北进乃是国战,除了刑部尚书世铎还在强调自己的满人天下外。其它朝中各部主官在这个问题上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前线各部队一切照原定计划在行事,包括向东北战区提供补给和储备也没有停止。只是据天气情况报告,今年寒冬可能会过早降临,因此参谋本部正在商议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但进度如何微臣不知。”
“无妨,具体情况朕自会向参谋本部问询。如今国内局势之混乱,正好迷惑俄国以达到我军战术发起的突然性。”
“臣以为并非如此。皇上可知。如今军中各种传言纷乱,中央军团各部以为朝廷要他们东进平定东路军团所谓的叛乱。而东路军团对袁寿山迟迟不向关内发兵而遭基层将士埋怨,即便是西路军团也纷纷传言朝廷要调他们回守京师而对放弃国土不满。华北、华中、江南各地督抚也纷纷观望京师动向而无心理政,甘陕青海一带原董、马一系人员也在蠢蠢欲动。居于安南的法国人也好像闻到了肉香一般企图向我国伸手,两广总兵刘永福不得不将第二山地师全师调至镇南关一带以防不测。印缅的英国人似乎也不安稳。云贵川三省总兵赵尔丰只得将对着西藏方向的兵力重新调回中缅边境方向,以至于云贵川三省总督赵尔巽不得不暂缓对土司的改土归流政策。皇上这一离京,国朝原本平稳的一切似乎都没了。李相与朝中大臣皆以为,如今天下将乱,急需安定人心。故特派微臣前来迎驾。”说完严复突然匍匐在地,口中言道:“臣严复奏请吾皇:请皇上立刻进京重登大宝,以镇宵小之辈,以定天下人心。”
“只要朝局安定,人心再乱也能很快收拢。但当今的乱局却可以让俄国放松警惕。他们会以为中国暂时无进兵西伯利亚的能力。如此可保持北进计划发起时的战术突然性,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我军的计划成功性,也就能大幅减少伤亡。如此。晚几日再行复我汉家江山又有何不可。严复你记住,永远要把人命排在第一位,切不可为所谓一时之名誉欢愉而枉顾他人性命。”
“臣受教了。可军心不稳,一但突然发动北进计划恐怕各部之进军协调会出大问题呀。”
“放心出不了问题。只要等出兵之日一早朕即宣布复我汉家江山,下达收复故土之令。待到午时再行整军出兵,如此一来会有什么问题呢?”军中那些教授军卒读书识字的政委这么多年的工作可不是吃白饭的。李明自信的笑了。双手称着案几就想站起来。却不想跪坐已久双腿早已麻木,两腿一软一屁股坐在毯子上:“哎哟。妈的腿麻了。枣儿快来扶我一把。”
杨枣儿笑嘻嘻的起身扶起李明:“让您平时多练习练习,怎么说您都不听。这下好了出丑了吧。”
“也就这一次了。”光绪蹬着腿见严复也没站起来,就示意李纯上前去扶一把。
不满五岁的李纯装成一个大人的模样向严复拱了手,奶声奶气的说道:“严大人请起。”说完把手伸了出去。李纯想不到他的举动却引来了父母和严大人的哄然大笑,顿时满脸通红的僵在那里,一幅快要哭出来的模样。
“微臣谢过殿下。”严复扶着李纯的肩膀站了起来,而后又拍了拍李纯的肩膀赞许的点了点头。李纯这才止住快要哭出来的哏咽声,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很僵硬。
“作为帝国的皇子,就该有心怀天下的心胸,区区笑意又何需介怀。殿下必竟还是少年,不懂再学就是了,无需感到害羞。”严复对李纯说完后对李明一拱手道:“不怕皇上不高兴。在臣下眼中,纯殿下虽然年少,至少的持礼方面对皇上是强的多了。加以时日,不敢说成就一定超过皇上。但也至少是一代英主。”严复在说最后一句话时,没有向往常那样是低着头的,反而直视李明的眼睛。
李明看着严复突然的笑了起来:“这才五岁不到就能看得出未来就一定是英主?朕看你严复还是改名叫严半仙得了。杨广在小的时候也是有聪慧的名头的。”
“大不同。大不同。”严复摆了摆手说道:“隋朝统一之时正值五胡乱华终结时期,当时人心思定。而国内门阀的力量迫使杨广急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轻易改变隋文帝杨坚的政策。频繁征徭役修大运河、征兵役攻辽东。以至于天下大乱而二世而终。但此时不同于隋朝,中原大一统已有数百年,最大的威胁来自外部,只要国内政策不出现巨烈波动,国家总体就是安定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只是中华没有内乱,咱们怕过谁来着?”
“嗯。这话说的提气。纯儿你记住,任何时候这内乱才是最大的祸害。不过朕很好奇的是。这是你严复一人的看法,还是朝中大臣们的看法。”
“自然是朝中绝大多数人的看法。”
李明的脸色变的很沉重,一会儿后李明点点头:“既如此,请代朕转告诸位臣工。今后纯儿的教育就有劳诸臣工多加费心了。朕在此先行谢过。”
才说完。李明拱手向严复鞠了一躬。严复没有让开,反而正身受皇上一礼,而后拱手回了一礼。
君王是不可能向臣子行礼的,但这不是君臣之礼而是拜师礼,是皇上代太子求师的拜师礼。也许是自古以来能读书识字的人太少,所以向人求取学问还要看人家收不收。所以当有学问的人愿收你当弟子之时,那等于给了你全新的一条生存之道,这是一种大恩德。所以拜师要郑重其事,因为父母给了你生命。而先生教会了你生存之道。所以这一拜,就不能再随便改换门庭。欺师灭祖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条罪行,而且欺师排在灭祖之间。所以就有了一时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所以先生也有了等同于甚至超过父母的权利。他们有权利打骂弟子,有权利责罚其身,作为父母都没有权利去干涉。当然,权利和义务也是对等的。如果弟子是远离父母求学,作为生先不仅要传道解惑,还要主动承担起弟子的日常吃穿用度。在这一点也其父母无异。正因为如此,拜师之礼就显的格外重要。可以说在中国民间拜师礼是远远大于拜见君王。必竟师父是一辈子的事。而君王也许几辈子都见不着。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严复才敢公然受皇帝行礼。
李纯从出身开始就生长在皇宫之中,迎来送往的大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