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家中谁寄锦书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一处留给希望,一处留故乡
——写在第二卷前面的话
○○○○○○
我有些不舍却又仓促地完结了第一卷。
暂命名为《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这一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写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主人公刘富顺终于还是解下罗裳独上了兰舟。至于要去往哪里,哪里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地?我们都尚不清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正是这种天翻地覆之下暗流涌动的时代。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的“一号文件”。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央连续通过“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政策改革。从“包干到户”到“合同订购”,从“合作经济”到“个体经济”,这让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如沐春风,让八亿农民喜笑颜开。敢于先行先试的实践者、勇于“开放搞活”的开拓者,无疑是那个时代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就像小说里的聂仁昊,带领着农民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它不但要受到旧观念的冲击,更要受到其他新事物的左右。就如那条上千年流淌的石桥河(潇水河),本是那一方乡民赖以生存和出行的母亲河,也是林木乡经济发展的唯一交通——水上之路。可它却被新生的“水电站”无情地割断,这个新事物方便了一部分人,也阻断了一个刚刚萌芽的科学农业生产方式。
而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复制,还有待检验。尽管铺天盖地的报纸传达着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方针,但在诸如石桥这样交通落后、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的山区里,方针的落地生根,变得尤为艰难。
在故事的开篇,他们就修了一条石板路,而这条路究竟能够通往何处?或者它已经被那场天灾冲毁,但路的痕迹依旧,很多石板还没有被淤泥掩埋。谁又会去捡起那些石板,修一条全新的路,通往更远的地方,锄头和铁锹交到了下一代人的手中!他们究竟会接过工具继续开路,还是砸掉工具另辟蹊径?这都是我们将在这一卷中交代的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政企分开”到“简政放权”,从“三来一补”到“大进大出”,从“股份合作”到“对外开放”,几亿农民被悄无声息地卷入城市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中。
一方面,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另一方面,海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直接雇佣农村廉价劳动力。中国经济究竟在怎样的冲击中发展?国营企业是否愿意的刮骨疗伤、做出让步?
从百废俱兴到方兴未艾,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进入城市,他们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农民工”,这个群体,直到今天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那么,农民工究竟如何进入城市,却又始终在城市的边缘游离?
小鹿没有那么深厚的阅历和水平来解答这些问题,我只想通过某一个缩影把我想到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就如私营包子... -->>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一处留给希望,一处留故乡
——写在第二卷前面的话
○○○○○○
我有些不舍却又仓促地完结了第一卷。
暂命名为《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这一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写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主人公刘富顺终于还是解下罗裳独上了兰舟。至于要去往哪里,哪里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地?我们都尚不清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正是这种天翻地覆之下暗流涌动的时代。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的“一号文件”。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央连续通过“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政策改革。从“包干到户”到“合同订购”,从“合作经济”到“个体经济”,这让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如沐春风,让八亿农民喜笑颜开。敢于先行先试的实践者、勇于“开放搞活”的开拓者,无疑是那个时代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就像小说里的聂仁昊,带领着农民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它不但要受到旧观念的冲击,更要受到其他新事物的左右。就如那条上千年流淌的石桥河(潇水河),本是那一方乡民赖以生存和出行的母亲河,也是林木乡经济发展的唯一交通——水上之路。可它却被新生的“水电站”无情地割断,这个新事物方便了一部分人,也阻断了一个刚刚萌芽的科学农业生产方式。
而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复制,还有待检验。尽管铺天盖地的报纸传达着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方针,但在诸如石桥这样交通落后、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的山区里,方针的落地生根,变得尤为艰难。
在故事的开篇,他们就修了一条石板路,而这条路究竟能够通往何处?或者它已经被那场天灾冲毁,但路的痕迹依旧,很多石板还没有被淤泥掩埋。谁又会去捡起那些石板,修一条全新的路,通往更远的地方,锄头和铁锹交到了下一代人的手中!他们究竟会接过工具继续开路,还是砸掉工具另辟蹊径?这都是我们将在这一卷中交代的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政企分开”到“简政放权”,从“三来一补”到“大进大出”,从“股份合作”到“对外开放”,几亿农民被悄无声息地卷入城市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中。
一方面,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另一方面,海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直接雇佣农村廉价劳动力。中国经济究竟在怎样的冲击中发展?国营企业是否愿意的刮骨疗伤、做出让步?
从百废俱兴到方兴未艾,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进入城市,他们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农民工”,这个群体,直到今天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那么,农民工究竟如何进入城市,却又始终在城市的边缘游离?
小鹿没有那么深厚的阅历和水平来解答这些问题,我只想通过某一个缩影把我想到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就如私营包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