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先秦百家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过大概是因为小说和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大家很多都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道家名言,又或者受这些影响有自己的理解,但往往这种理解都是很局限的,如果这时候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道家或道的真理,那只能说是一种贡高我慢,甚至可以说是离道越来越远了,因为不仅没有找到自然,反而越发的特立独行,这样是不好的。
道德经里还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其中第一个就是慈,柔慈谦下,顺万物而成,而不是自以为超或自以为立于无的地方,要知道有与无是相对的,没有谁更高,甚至说欲无,也是一种有。
当然在这里引用庄子来说的很多,实际上庄子是侧重于道的体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非常杂,很不好说,一会我借用下佛教的概念来阐述,可能更好理解。
之所以说借用佛教的概念,是因为类似道家这种出世入世之争,在佛教也是出现了的,其实其他的宗教和学说理论也都是出现了这种争执的,这是争执,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进步,大概也是阴阳的对立与同存的道理也可用在这吧。
佛教的争端是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几百年之后,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上部座,另一派叫大众部,梵语是摩诃僧祗部,这两部分开的时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年,也就恰好是诸子百家的时代,这段时间是全世界所有思想的启蒙时期,所以很多的问题也都可追溯到这时候。
在那时,佛教的上座部认为应严格按照佛陀的言教来奉行,不可更改一点。
而当时古印度的文化是类似于庄子里面,否认现实,追求永恒不变的那个恒常道体的一种文化土壤,所以早期的原始佛教也不是很提倡入世,早期佛教的理论,三法印三无漏学四谛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
注重解脱,同时也像庄子里的很多思想一样,否认现世的一些东西,认为现实的东西都是不恒常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三法印开头说诸行无常,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有生就有灭,这是不可更改的铁律。
在这个基础上,执着于某一时的礼法,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因缘的变化,这些都是在变的,所以提倡自我的超脱,求取寂静涅槃。
这里的寂静涅槃,不可以理解为无,也不能理解为有,可以理解为合于道的状态,如此就可断除一切生死烦恼,证入清静逍遥之境。
但是在此后不久,佛教逐渐成型以后,这种模式就逐渐开始出现问题,具体教理上的甄别这里不多说了,非常的繁杂,各种经典论藏,说几年都说不完,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了解,不过先提醒下,比哲学还烧脑。
就说对于现实来说,上部座认为修行的极果就是成为大阿罗汉,而阿罗汉的成就是自我的成就,并不需要和现实有太大关系,甚至提倡避世。
但是当时有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不对,认为不能一概的避世,对于佛陀的教法也认为可以在不改变核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变通,这一部分就是大众部,他们认为可以为了传播佛陀的教法而做出一些妥协。
往后的发展,大众部在龙树菩萨出现后,大乘思想开始完善,不再认为极果是阿罗汉,而是认为可以追求至高无上的佛果,而从人到成佛的路上要修行菩萨道,直到积累巴拉密足够,然后成佛。
菩萨这个词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清静觉悟的意思,萨埵则是众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觉有情。
有情或者说众生,是被无明所覆的,阿罗汉是清静得道的圣人,菩萨介于这中间,即有菩提的智慧,同时也还属于有情,后世大乘的发展,像是华严经中,菩萨有五十二阶,从发菩提心到成佛,最初也只是凡人,像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这些,都是等觉菩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菩萨。
而等觉菩萨,又称一身补处菩萨,就是说很快就要成佛了,断绝最后一品无明,即可成佛。
在大众部也就是后来的大乘来看,菩萨道才是所必行的,而菩萨道是伴随度众护生的事业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其现实意义存在,如果没有度众护生,那么是无法成佛的,也就是说要强调慈悲心。
而上部座则认为,想要从凡人到成佛,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积累巴拉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入轮回,在无尽的轮回中修行,最后才能成佛,相比起来,求取阿罗汉果这一世就可以成就,成就后就可以了断生死,同时为了护持自己戒行的清静,在很多时候不要管的麻烦就不要管。
大乘北传佛教,和南传上部座,互相之间的辩论,和教理的融合,也经过了几千年了,各自都有各自的东西,但是佛教核心的东西实际上还是没变的。
在上部座,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四圣谛,苦集灭道这些,在大乘里将其概括成一个词就是空性。
像是之前说道家的时候说到的,有与无都是相对的,在这里也是如此,生死,阴阳,有无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置于有而说无,或是站在无的角度上说有,其实都是不对的,因为跳不出那个思维的惯性。
而跳出那个惯性的就是空性,空性是非无非有,但又涵摄有与无的一种近道的概念,从宗教的角... -->>
不过大概是因为小说和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大家很多都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道家名言,又或者受这些影响有自己的理解,但往往这种理解都是很局限的,如果这时候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道家或道的真理,那只能说是一种贡高我慢,甚至可以说是离道越来越远了,因为不仅没有找到自然,反而越发的特立独行,这样是不好的。
道德经里还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其中第一个就是慈,柔慈谦下,顺万物而成,而不是自以为超或自以为立于无的地方,要知道有与无是相对的,没有谁更高,甚至说欲无,也是一种有。
当然在这里引用庄子来说的很多,实际上庄子是侧重于道的体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非常杂,很不好说,一会我借用下佛教的概念来阐述,可能更好理解。
之所以说借用佛教的概念,是因为类似道家这种出世入世之争,在佛教也是出现了的,其实其他的宗教和学说理论也都是出现了这种争执的,这是争执,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进步,大概也是阴阳的对立与同存的道理也可用在这吧。
佛教的争端是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几百年之后,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上部座,另一派叫大众部,梵语是摩诃僧祗部,这两部分开的时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年,也就恰好是诸子百家的时代,这段时间是全世界所有思想的启蒙时期,所以很多的问题也都可追溯到这时候。
在那时,佛教的上座部认为应严格按照佛陀的言教来奉行,不可更改一点。
而当时古印度的文化是类似于庄子里面,否认现实,追求永恒不变的那个恒常道体的一种文化土壤,所以早期的原始佛教也不是很提倡入世,早期佛教的理论,三法印三无漏学四谛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
注重解脱,同时也像庄子里的很多思想一样,否认现世的一些东西,认为现实的东西都是不恒常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三法印开头说诸行无常,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有生就有灭,这是不可更改的铁律。
在这个基础上,执着于某一时的礼法,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因缘的变化,这些都是在变的,所以提倡自我的超脱,求取寂静涅槃。
这里的寂静涅槃,不可以理解为无,也不能理解为有,可以理解为合于道的状态,如此就可断除一切生死烦恼,证入清静逍遥之境。
但是在此后不久,佛教逐渐成型以后,这种模式就逐渐开始出现问题,具体教理上的甄别这里不多说了,非常的繁杂,各种经典论藏,说几年都说不完,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了解,不过先提醒下,比哲学还烧脑。
就说对于现实来说,上部座认为修行的极果就是成为大阿罗汉,而阿罗汉的成就是自我的成就,并不需要和现实有太大关系,甚至提倡避世。
但是当时有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不对,认为不能一概的避世,对于佛陀的教法也认为可以在不改变核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变通,这一部分就是大众部,他们认为可以为了传播佛陀的教法而做出一些妥协。
往后的发展,大众部在龙树菩萨出现后,大乘思想开始完善,不再认为极果是阿罗汉,而是认为可以追求至高无上的佛果,而从人到成佛的路上要修行菩萨道,直到积累巴拉密足够,然后成佛。
菩萨这个词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清静觉悟的意思,萨埵则是众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觉有情。
有情或者说众生,是被无明所覆的,阿罗汉是清静得道的圣人,菩萨介于这中间,即有菩提的智慧,同时也还属于有情,后世大乘的发展,像是华严经中,菩萨有五十二阶,从发菩提心到成佛,最初也只是凡人,像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这些,都是等觉菩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菩萨。
而等觉菩萨,又称一身补处菩萨,就是说很快就要成佛了,断绝最后一品无明,即可成佛。
在大众部也就是后来的大乘来看,菩萨道才是所必行的,而菩萨道是伴随度众护生的事业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其现实意义存在,如果没有度众护生,那么是无法成佛的,也就是说要强调慈悲心。
而上部座则认为,想要从凡人到成佛,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积累巴拉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入轮回,在无尽的轮回中修行,最后才能成佛,相比起来,求取阿罗汉果这一世就可以成就,成就后就可以了断生死,同时为了护持自己戒行的清静,在很多时候不要管的麻烦就不要管。
大乘北传佛教,和南传上部座,互相之间的辩论,和教理的融合,也经过了几千年了,各自都有各自的东西,但是佛教核心的东西实际上还是没变的。
在上部座,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四圣谛,苦集灭道这些,在大乘里将其概括成一个词就是空性。
像是之前说道家的时候说到的,有与无都是相对的,在这里也是如此,生死,阴阳,有无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置于有而说无,或是站在无的角度上说有,其实都是不对的,因为跳不出那个思维的惯性。
而跳出那个惯性的就是空性,空性是非无非有,但又涵摄有与无的一种近道的概念,从宗教的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