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uduxsw.com,商门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庆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就算过了年,天气仍然没有转暖的迹象,甚至因为融雪,气温比年前还要低些。
象征着洁白的雪只能掩盖大地的丑陋,却根本就不能改变什么,随着积雪的消融,一切又都会暴露出来,无所遁形。
整个建南道因大旱和兵祸造成的后遗症,并不会因为一个冬天而消声匿迹。于丰城、西江府城来说多了拖儿带女乞讨的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如雨后的春笋,一茬一茬的冒了出来。
余易带着全家是赶在上元节前进的西江府城,安置在井水巷的新家里。可能是一路上见多了可怜的饥民,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就连荣姐儿吵着要看花灯最凶的人,都没了出门的勇气。
那一群群如飞蛾扑火的饥民实在太可怜了,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到了丰城、西江府这样的城市,即使知道他们的终点并不是人间天堂,但哪怕是有一丝不确定的希望,他们都拿出孤注一掷的行动。
张氏暗自庆幸,若不是家里有易儿撑着,她也会跟那些人一样,衣食无着,居无定所。荣姐儿倒是纯粹的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一路上,那些比她还小的孩子饿得哭的力气都没有。
余易的心里也不好受,在天灾人祸的面前,人显得如此的弱小,看着沿途一个个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的身体,她能感觉到的只有兔死狐悲的悲哀,为这些人,为生活在这样的世道。但这不是她能操心的事。她需要操心的是怎样保护她的家人,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但在孙夫人、白氏来找张氏去城外搭棚施粥的时候,余易也不会拒绝。
这一年的上元节灯会注定是不会热闹了,西江府余家拿出米粮,在城门外搭建了巨大的善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城门口便迅速的搭起一排善棚,有官府衙门的,有商贾富户的。
一时间城门口热气腾腾,一锅锅熬好的白粥冒着翻滚的白气,分发到一只只破碗里,收获一句感激涕零的道谢。
灾年施粥,这一向是豪门大户的惯例,说是惺惺作态也好收买人心也罢,余易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在这寒天冷冻的夜晚,暖和了无数人的身心,让活命的希望如同星星火种,得以保存最终撩原。
余易亲手舀过一勺粥,放到一个面色青白的小女孩碗里,那个女孩不足六岁,单薄的身子瘦得像一片树叶,余易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吹来一阵风,就把她给刮跑了。
不过即使是不吹风,那孩子的身形也是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倒地不起。
热粥散发出来的香气让她稍微有了点人色,或许是这点吃食太过难得,或许是有别的打算,她把碗捧到嘴边又放下去,始终没有张口,小心翼翼的把碗护在胸前。
只是她到底是低估了饥饿中的人的道德底线。
那碗她精心护着的粥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前面排得井然有序的队伍到了后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来晚了的人生怕轮着自己时没了,而那些已经吃过了的犹不知足,一碗粥根本就填不满空空的肚子。
小女孩的粥在这样一群被饿得没了底线的人眼里,胜过一只肥羊。
如小猫一般的哭泣在这喧闹的场所激不起一丝的波澜,只有那孤寂无助的背影仿佛一柄利刃,狠狠的刺在余易的心上。
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很多,这些天她都看得麻木了,可因为场上喧嚣的烘托,痛苦才让人感受得那样的深刻。
“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除了暴粗口,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小女孩孤苦无依就该死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那些饿狠了的人抢口吃食,又是什么罪?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已,或许当自己处于这种位置的时候,做出的事更过份。
这两个对立的命题在余易的脑子里相互纠缠,她不知道该指责谁。
可恶的或许是制度,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
当余易满心埋怨的时候,权力中心所在的京城其实也并不太平。
西北八府的一场干旱,最终逼得灾民造反,还闹成了一场涉及八府十州整个建面道的大灾难,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如蝗虫过境,引发的饥民如潮水,在整个冬天,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要想恢复到以前富硕强大的建南道,最少也得需要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一场天灾不良的善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叛乱,这个事后问责应该谁承担,已经成为了皇帝议事殿上这几日争论的焦点。
年轻的皇帝皱着眉头看着殿下须发皆白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宁王端坐面无表情。看他的态度,这事是不打算管了?
“都别吵了!灾难已成,你们不想办法善后,在这里互相扯皮成何体统!”长时间的憋着气,胀得通红的脸色表明小皇帝的情绪已经极度不满。
“臣等该死!”大臣们像是商量好了的一般,齐齐认罪之后全体鸦雀无声。
宁王平静无波的脸上露出了轻笑,这件事算是过去了,由皇帝接了话,自然就没他什么事了。
这是皇帝与宁王之间常有的较量,但凡棘手的话题、宁王阵营的错处,往往是谁先开口谁输,这个道理不单宁王懂,小皇帝也懂。
可年轻气盛的皇帝往往不是老奸巨滑的宁王的对手,底下陆侍郎等一干保皇派也唯有叹息。
“谁来告诉朕,撤了西北的关防把萧家军打发到建南道是谁的主意?”显然今天的小皇帝也并非全是热血上脑,暂时放下追责的问题,又扯上了萧家军的事。
这下朝堂之上就更安静了。就连宁王都没有料到,事情的结果会完全不由自己的控制。
原本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借着西北八府大旱,以叛乱之名除掉萧家军,再引西北戎敌入关,造成乱现,逼宫退位大... -->>
大庆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就算过了年,天气仍然没有转暖的迹象,甚至因为融雪,气温比年前还要低些。
象征着洁白的雪只能掩盖大地的丑陋,却根本就不能改变什么,随着积雪的消融,一切又都会暴露出来,无所遁形。
整个建南道因大旱和兵祸造成的后遗症,并不会因为一个冬天而消声匿迹。于丰城、西江府城来说多了拖儿带女乞讨的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如雨后的春笋,一茬一茬的冒了出来。
余易带着全家是赶在上元节前进的西江府城,安置在井水巷的新家里。可能是一路上见多了可怜的饥民,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就连荣姐儿吵着要看花灯最凶的人,都没了出门的勇气。
那一群群如飞蛾扑火的饥民实在太可怜了,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到了丰城、西江府这样的城市,即使知道他们的终点并不是人间天堂,但哪怕是有一丝不确定的希望,他们都拿出孤注一掷的行动。
张氏暗自庆幸,若不是家里有易儿撑着,她也会跟那些人一样,衣食无着,居无定所。荣姐儿倒是纯粹的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一路上,那些比她还小的孩子饿得哭的力气都没有。
余易的心里也不好受,在天灾人祸的面前,人显得如此的弱小,看着沿途一个个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的身体,她能感觉到的只有兔死狐悲的悲哀,为这些人,为生活在这样的世道。但这不是她能操心的事。她需要操心的是怎样保护她的家人,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但在孙夫人、白氏来找张氏去城外搭棚施粥的时候,余易也不会拒绝。
这一年的上元节灯会注定是不会热闹了,西江府余家拿出米粮,在城门外搭建了巨大的善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城门口便迅速的搭起一排善棚,有官府衙门的,有商贾富户的。
一时间城门口热气腾腾,一锅锅熬好的白粥冒着翻滚的白气,分发到一只只破碗里,收获一句感激涕零的道谢。
灾年施粥,这一向是豪门大户的惯例,说是惺惺作态也好收买人心也罢,余易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在这寒天冷冻的夜晚,暖和了无数人的身心,让活命的希望如同星星火种,得以保存最终撩原。
余易亲手舀过一勺粥,放到一个面色青白的小女孩碗里,那个女孩不足六岁,单薄的身子瘦得像一片树叶,余易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吹来一阵风,就把她给刮跑了。
不过即使是不吹风,那孩子的身形也是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倒地不起。
热粥散发出来的香气让她稍微有了点人色,或许是这点吃食太过难得,或许是有别的打算,她把碗捧到嘴边又放下去,始终没有张口,小心翼翼的把碗护在胸前。
只是她到底是低估了饥饿中的人的道德底线。
那碗她精心护着的粥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前面排得井然有序的队伍到了后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来晚了的人生怕轮着自己时没了,而那些已经吃过了的犹不知足,一碗粥根本就填不满空空的肚子。
小女孩的粥在这样一群被饿得没了底线的人眼里,胜过一只肥羊。
如小猫一般的哭泣在这喧闹的场所激不起一丝的波澜,只有那孤寂无助的背影仿佛一柄利刃,狠狠的刺在余易的心上。
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很多,这些天她都看得麻木了,可因为场上喧嚣的烘托,痛苦才让人感受得那样的深刻。
“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除了暴粗口,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小女孩孤苦无依就该死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那些饿狠了的人抢口吃食,又是什么罪?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已,或许当自己处于这种位置的时候,做出的事更过份。
这两个对立的命题在余易的脑子里相互纠缠,她不知道该指责谁。
可恶的或许是制度,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
当余易满心埋怨的时候,权力中心所在的京城其实也并不太平。
西北八府的一场干旱,最终逼得灾民造反,还闹成了一场涉及八府十州整个建面道的大灾难,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如蝗虫过境,引发的饥民如潮水,在整个冬天,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要想恢复到以前富硕强大的建南道,最少也得需要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一场天灾不良的善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叛乱,这个事后问责应该谁承担,已经成为了皇帝议事殿上这几日争论的焦点。
年轻的皇帝皱着眉头看着殿下须发皆白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宁王端坐面无表情。看他的态度,这事是不打算管了?
“都别吵了!灾难已成,你们不想办法善后,在这里互相扯皮成何体统!”长时间的憋着气,胀得通红的脸色表明小皇帝的情绪已经极度不满。
“臣等该死!”大臣们像是商量好了的一般,齐齐认罪之后全体鸦雀无声。
宁王平静无波的脸上露出了轻笑,这件事算是过去了,由皇帝接了话,自然就没他什么事了。
这是皇帝与宁王之间常有的较量,但凡棘手的话题、宁王阵营的错处,往往是谁先开口谁输,这个道理不单宁王懂,小皇帝也懂。
可年轻气盛的皇帝往往不是老奸巨滑的宁王的对手,底下陆侍郎等一干保皇派也唯有叹息。
“谁来告诉朕,撤了西北的关防把萧家军打发到建南道是谁的主意?”显然今天的小皇帝也并非全是热血上脑,暂时放下追责的问题,又扯上了萧家军的事。
这下朝堂之上就更安静了。就连宁王都没有料到,事情的结果会完全不由自己的控制。
原本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借着西北八府大旱,以叛乱之名除掉萧家军,再引西北戎敌入关,造成乱现,逼宫退位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